马在田院士简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11浏览次数:1356

                                    

   

天生我才必有用

――马在田


马在田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男,1930年10月生,辽宁省法库县人。

1957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获工程师资格证书。1957年――1985年在国家石油工业部直属局、所从事科技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1985年调入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工作。先后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图书馆馆长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地球物理学报》等多种期刊编委。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石油物探学会顾问,现任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荣誉会员,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会员。此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吉林大学、石油大学(华东)任兼职教授,东北大学名誉董事。

马在田教授为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胜利油田勘探过程中,提出了以突出标准层的反对地震勘探方法,在解决复杂断快型油田的勘探问题取得了显著效果。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地震偏移成像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提出了地震成像的高阶方程分裂算法,该项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地震成像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受到广泛承认,他研究的高阶分裂偏移方法至今仍以“马氏方法”或“马氏系数”被国内外广泛使用。

近十余年来,马在田教授领导的反射地震学科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有大型石油企业的资助下,在复杂介质中地震波传播与成像、多波多分量地震方法以及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探测先导性研究等方面又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地位,“多波多分量地震处理系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已用于我国海洋和陆上的多分量地震资料实际处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他的科研成果分别获得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他的专著《地震成像技术》获第六届国家科技著作一等奖。鉴于他的突出贡献,先后于199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上海市劳动模范,199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

上海市科技功臣,1994年评为上海市高教精英,1995年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