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环境和才干是事业成功的三要素。愿莘莘学子把握机遇、创造好的工作环境,牡蛎增长才干,一步一个脚印,为争取自己美好幸福的人生之路而不懈驰骋!
――孙钧
孙钧,男,祖籍浙江绍兴,1926年10月生于苏州。
1949年6月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获工学士学位。早年(1954~1956)随苏联桥梁专家И.Д.斯尼特柯教授学习并担任专家技术口译,修毕副博士学位课程并写作论文。1980~1981年去美国留学,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任高访教授。
他青年时期在母校交通大学任教,1952年秋全国院系调整,转调同济大学任讲师(1953)、副教授(1962)和教授(1979)迄今。195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1981)。1991年经选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93年后改任院士。特许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享受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
孙钧在大学行政、党务工作方面曾历任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地下工程系和结构工程系系主任、校务委员、教务处长和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职称评聘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首批重点学术梯队学科负责人;还曾历任多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建、环境与测绘”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在岩土与地下工程界,他还曾历任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中国公路隧道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学会的副理事长,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地下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他在校外学术界历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暨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顾问、副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中国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评委,他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和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名誉系主任,交通大学(上海、西安、西南和北京等4校)、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9所知名大学的顾问教授和兼职教授以及国外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 清华大学结构与振动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新技术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在国内工程界,他历任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终南山秦岭公路隧道,江阴、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委员会和上海市地下铁道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技术顾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技委委员和顾问,以及中国铁路建设集团、上海市城建集团等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顾问和上海市民防协会顾问、上海市非开挖技术协会首席顾问等工程技术职务;沈阳市和杭州市人民政府的高级技术顾问、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浙江省地下工程协会顾问,上海市普陀区科协主席。
20世纪五十年代,他在工程力学和桥梁工程专业任教;1960年起从事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并承担工程任务,教龄迄今已55年。他专长结构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和岩土力学,长期以来在岩土力学与工程以及隧道与地下工程结构等学术领域辛勤耕耘,是国内外岩土与地下结构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在岩土流变力学、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和防护工程抗爆动力学等子学科研究方面有深厚学术造诣。他学术思想敏锐,蓄意进取与创新,近20年来还致力于开拓环境岩土工学、软科学理论与方法在岩土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土建学科的更新与改造等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科学研究,并已有相当特色。他是国内外最早创建“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分支(1964)的主要奠基人。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叶起,孙先生承担国家基金和部委、省市重大、重点基金课题,以及国家“六五”~“十五”各个五年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共约30项;负责或参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与科研任务,在水工、铁道、公路、市政、矿山、煤炭、国防和人民防空等工程部门的岩土与地下工程建设中共完成有关基础理论、应用基础与工程科研、勘测和设计项目近50项;撰写学术论文340余篇,编写了专(编)著11部,有《岩土力学反演问题的随机理论与方法》、《岩土材料流变及其工程应用》、《城市环境土工学》等,合共860余万字。
孙先生在其专业领域的学术成就,含:
1. 在岩土介质流变力学方面:对非连续岩体“隧洞围岩―支护系统”的蠕变机理和时效应力重分布、软弱岩土体的非线性流变属性、流变参数辨识、岩体流变断裂、渗水岩体中膨胀围压、渗流与蠕变的耦合效应及其对围岩稳定性和隧洞支护受力的影响等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的学科前沿课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制定了相应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极大地拓宽和丰富了本门学科的学术内涵及其工程实用价值。
2. 在地下结构工程技术方面:将岩土力学、工程计算力学、地下结构与施工、系统分析以及优化理论等相关学科交叉溶合,开拓和建立了在地下工程结构物中考虑不同工况、不同施工受力阶段与逐次分步开挖效应的力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并使之发展为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已在多处水电和市政地下工程中采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3. 在地下结构抗爆动力学方面:对锚喷支护的抗爆动力性能、坑地道结构在核爆冲击波作用下与岩土介质动力耦合力学效应以及冲击行波与浅埋地下框架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建立了新的分析理论及其数值计算方法,成果不仅已获工程采用或纳入规范,且对该分支学科领域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4. 在软科学理论与方法在岩土力学和地下工程的应用方面:开拓并发展了城市环境土工学的学科分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工程施工变形作智能预测与控制,研发了地铁隧道盾构掘进工程数据库,多媒体视频监控,以及图形、图像的三维动态可视化描述,在深大基坑和盾构工程中多处成功采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的科研成果经专家评议或鉴定认定:上述方面的若干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或居国内领先地位。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贰、叁等奖3项、部委和省市级壹、贰、叁等奖14项、由国外和知名人士个人颁发的基金壹等奖各1项,连同其它奖励合共20余项。
在从事高等教育方面,他受命在同济大学创办了国内第一个《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业(1960),该专业是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结构工程研究生专业、地下工程结构研究方向,1981)、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1986)和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的建站点(土木、水利,1986)。孙钧是我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1981)。
在教学工作方面,孙教授自六十年代以来已培养研究生百余名,其中1981年后已培养博士学位毕业生近80名,在学博士生12名、出站“博士后”16名、在站2名。以他命名的学术梯队和院士研究室集体,正在为我国岩土力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结构事业的发展而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