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旦是著名应用光学专家。男,1927年5月6日出生,湖南湘乡人。
1950年湖南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4月到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物理研究室工作。1953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曾兼任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部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6月被聘为同济大学顾问教授。
在50和60年代,做过多项当时属国内开创性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领域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第一次核试验中,负责测定爆炸的光辐射威力。在没有任何资料可循的情况下,独创性地构思测量方案。提出无需人操作的通量测量系统,不需外接电源,布点不受场地限制,不受环境干扰,可自动显示“光冲量”积分值,安全可靠,且便于核爆后数据回收。设计研制不同工作方式的光辐射传感器,解决大量程、高灵敏度、短时间常数等参数的合理分配。提出定天镜定标系统,模拟核爆辐射,研制绝对辐射计,实现准确定标。研制的几种光冲量计,在我国第一次核试验中取得成功,并被遴选为以后历次大气层核实验必用的辐射测量设备,为光辐射的杀伤效应、杀伤范围,光冲量随当量、天气、距离和爆高等因素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准确的测试数据。
70年代中,在我国开拓短波(真空紫外到软X射线)光学技术研究领域,提出具有先导性和系统性的科研项目,主持研制紫外真空紫外壁稳氩弧标准光源及稀有气体电离室标准探测器,建立短波光谱辐射强度标准。主持研制软X射线Penning光源、双等离子体光源及真空紫外空阴极光源,形成覆盖8纳米―200纳米高性能光谱光源系列。主持研制一系列不同波段、不同应用的正入射、掠入射单色仪及摄谱仪。提出开展软X射线多层膜及其配套技术研究,通过国际合作培养人才,研制镀膜与检测设备,研究超光滑光学表面加工及正入射软X射线成像。在短波光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软X射线光源、元件、计量测试及正入射显微成像等方面,建立起完整配套的技术基础。为后来承担的空间短波光学遥感仪器、同步辐射光束线、软X射线显微成像、软X射线空间望远镜、软X射线投影光刻等重大应用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为此,先后获1989年、1991年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均为第一获奖者。陈星旦院士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