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福熹院士简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11浏览次数:919

                                       

    

不忘前人的教导,提携后人去奋斗

                  ――干福熹


    干福熹是著名光学和材料科学家。男,1933年12月生,浙江杭州市人。

    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59年获原苏联科学院副博士学位。195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担任光学材料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1960年―1964年)。以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激光材料研究室主任(1964年―1977年)。干福熹院士为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1977年―1984年)。1980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于1993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8年12月被聘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60年代他参加并领导我国光学和激光材料的研究,特别发展了新型光学玻璃,建立了我国光学玻璃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干福熹院士是我国激光材料的开拓者。1962年在他领导下,第一台掺钕玻璃激光器在中国诞生。1965年在国际上首先观察到掺钕磷酸盐和氟磷酸盐玻璃的激光。发展了一系列新型掺钕激光玻璃并开发到生产规模,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能和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的发展。80年代他致力于可调谐激光材料和激光纤维和激光纤维材料的发展。

    从80年代中他注意光电子技术,特别是光存储和光通信材料的研究。他是我国光存储研究领域的开拓者,领导了数字光盘存储技术国家重点研究和开发项目。在我国首先开发出可擦重写磁光光盘和用有机存储介质的可录技术CD和DVD光盘,利用国产材料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基于他在光学和材料科学方面的贡献,干福熹院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特等奖等。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和技术进步奖。

    干福熹院士长期从事非晶态物理、固体光学和光谱学以及光信息存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他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了10本著作。他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的承认,以他终身成就获得国际玻璃界的大奖――国际玻璃协会主席奖。

    目前干福熹院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先进光与学材料和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他是我国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并且是6个国际期刊,如《光学材料》,《非晶态固体》,《纯粹和应用光学》等的编委。他是中国硅酸盐学会名誉理事长,也是美国光学学会和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的资深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