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院士简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11浏览次数:1410

                                    

                                                

科学家的生命在于不断地更上一层楼的追求

――鞠躬


鞠躬是著名医学专家。男,1929年11月生于上海,安徽绩溪人。

195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1953年起任教于第四军医大学,历任解剖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教授;1985年建立神经生物学研究室,任主任至今;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并任所长至今;1996年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首届一代名师称号。2001年4月被授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200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神经科学研究所,任所长(兼职)。

他是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任或曾任国际神经内分泌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地区代表,含大陆、香港、台湾)、中国解剖学会终生名誉理事、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学科(专业)组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基础医学)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总后勤部科技咨询人才评鉴委员会委员。自1987年起任《Neuroscience》编委。

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束路学研究、脑下垂体前叶的调节及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他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的纤维联系,发现了中缝核向脊髓投射的局部定位关系、脊髓向下丘脑的直接投射等。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事神经内分泌学研究,发现哺乳动物脑下垂体前叶腺细胞,可直接受神经纤维的调节,从而提出了垂体前叶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假说,修正了以往的理论,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近年集中研究脊髓再生。

曾应邀赴12个国家46所院校作47次专题报告。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或专题报告9次。共发表论文364余篇,其中国际期刊发表105篇,据SCI检索到2004年底,他的第一作者或通讯著者的论文在国际上被他引2258次;2000年美国科学信讯研究所(ISI)进行了一项调查,从1981-1998十八年间有高影响的76,998篇论文中,全部由中国人在国内进行的研究计47篇中神经科学类�有一篇,其通讯作者是鞠躬教授。2002年曾应邀赴瑞典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鞠躬院士共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研究生51名及硕士研究生53名。主编专著2部。获“973”及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4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2项,目前承担国家、军队科研项目3项。

1995年获“八五”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1996年获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同年获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研成果曾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等。

他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目前已建成神经形态学研究室、神经超微结构学研究室、神经生理学研究室、细胞及分子神经生物学研究室、神经免疫调节学研究室、神经内分泌学研究中心及脊髓损伤修复研究中心。并有属研究所的共聚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该研究所已成为国内院校中综合研究能力最强的神经生物学单位之一,并已形成一些开拓、创新意义很强的研究方向,已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