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立院士简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11浏览次数:966

                                    

                                                

                  要认识自己科研发展道路,首先要很好认识自己祖国;

            要热爱自己科研事业,首先要热爱自己祖国;困难与失败时候其如此。

――李三立


李三立,计算机科学技术专家。男,1935年8月24日出生于上海市。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后留校任助教。1956年9月初,赴苏联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做列别杰夫院士研究生,做“晶体管并行数字微分分析器系统研究”。1960年底获前苏联科学院颁发的PhD学位。后回清华大学任教至今。198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从1988年迄今兼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他曾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2000年9月聘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他曾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成员(1986―2003)和召集人(1991――2003);IEEE中国分部主席(1995―1996)。曾7次连选为欧洲计算机协会组织(EUROMICRO)的执行理事。

李三立院士是我国自1956年起即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少数人之一,50年来,他参加过我国电子管、晶体管、LSI和VLSI四代的计算机系统的研制。70年代中期,他负责研制成功的724系统,为我国发展尖端科技做出贡献,该任务获中央嘉奖。他负责研制的带有光栅测量控制的数控计算机102系统,在加工某部门重要部件中,使该部件的成品率从20%提高到98%,加工时间缩短十几倍。有关工业部门记载:该成果“使我国在此领域内进入当时国际先进行列”。102机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

80年代,他在局部网络(1980),RISC(1985),Transputer并行处理(1985)方面为倡导人之一,并担任这些领域的“六五”和“七五”国家攻关计划负责人。90年代中起,他是国家攀登计划“高性能计算”项目首席科学家,从事高性能计算基础研究工作。

他1999年负责研制的自强―2000高性能计算机系,有221个CPU处理机,是我国最早采用大规模并行集群式技术研制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先例之一;自强―2000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他2000年夏开始负责研制的教育部重点项目“先进计算基础设施ACI北京/上海试点工程“,在2001年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著名专家委员会的验收和鉴定,这是我国在网格领域内第一个正式通过部级鉴定的项目。近年来,他负责研制的两台高性能计算机都列入世界500强(www.Tog500.org),”深超―21C“(146名,2003)和“自强3000”(126名,2004)。

他目前担任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苏州市等政府信息化顾问专家。培养博士30余人,硕士30余人。发表著译作12本,论文200余篇;其中,1994年出版的“RISC――单发射与多发射体系结构”获得1995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他多次被邀请为国际学术会议主题发言人。现在他的研究领域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网格和先进计算机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