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绩院士简介

发布者:sudy发布时间:2016-11-11浏览次数:254

                                    

                                  

求实创新,精益求精。

      ――王世绩


王世绩是著名应用技术物理专家。男,1932年9月生于上海。

1956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 。1956―1959年在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实习员,1959――1964年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4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任高功率激光物理国际实验室顾问、国家高技术八领域顾问,1999年当选为中科院物理与数学部院士。2003年3月兼任同济大学理学院院长。

他在早期核试验近区物理测试中做过贡献,为我国在惯性约束聚变的诊断方面打下了较好基础。对我国 X 光激光研究的开拓及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作出贡献,并首创多靶串接等方案。

王世绩对我国X光激光研究的开拓、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主持实验工作时强调实践与理论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并实现双靶对接、多靶串联、空间限束等方案,解决了远距离多靶串接等技术难题,有效补偿X光激光在增益介质中的折射,显著地提高了X光激光的质量,获得近衍射极限的软X光激光饱和输出,在国际同类实验中领先。在类镍系列实验中,率先采用焦线重迭技术,获得近水窗波段的X光激光。曾两次率队赴日,推广均匀线聚焦和双靶对接技术,获得增益饱和的类镍激光。他获得多项国家及部委级科技成果奖和日本激光工程所进步奖,他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40多次。

他在我国核爆模拟研究初期主持实验工作,带领全室人员领导研制出10多种诊断设备,组织多轮次总体实验,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核试验测试中,创造性地采用气体契仑科夫探测器,优化设计,取得裂变测量的良好效果,对发展我国战略武器装备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前苏联杜布纳联合所时,研制成含镉大液体中子探测器,实现共振中子裂变参数较高精度测量,获联合所奖。他的研究生涯中所做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上海市及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次,二等奖若干次;光华科技一等奖1次;何梁何利奖1次;大阪大学ILE进步奖1次。王世绩具有事业心强和敏锐的洞察力,富有创新精神、求实态度和谨慎的科学研究作风,同他人的协作精神好,有较强的科技攻关组织能力,是此领域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