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元院士简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11浏览次数:349

                                     

                                  

求真务实,拼搏进取

       ――周锡元

 

周锡元是著名的地震工程专家。男,1938年5月出生。江苏无锡人。

1956年毕业于苏州建筑工程学校,曾先后在中科院工程力学研究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工作。2000年到北京工业大学任教。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学科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常务理事、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建设部抗震防灾规划和抗震设防区划评审委员会主任、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委员。1999年1月聘为同济大学顾问教授,并带研究生。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锡元在工程结构与抗震减灾领域的主要贡献有:

1、开拓随机地震力理论与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在发展多层多跨度房屋考虑楼屋盖变形的空间协同计算理论方面起了关键性作用。最早对地面运动的概率模型和结构地震反应的平稳和非平稳地震反应进行了开拓性研究,提出了非平稳随机地震反应的简化计算模型,领先国内外同类研究十余年。

2、推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城市地震小区划。突破了调整烈度的传统概念,对场地相关反应谱进行了奠基性研究。在区分地震动和地基变形、发震断层和非发震断层对结构地震反应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突破性研究,并提出响应的对策措施。在我国最早将土层地震反应方法应用于城市地震小区域划分,并完成了北京城区的地震动参数小区划。

3、发展对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和地震动衰减规律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在国内首先提出和研究了区域综合防御体系的框架和关键技术,负责和指导完成了十余个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发展了隔震建筑的设计理论和配套的技术措施,推进了隔震技术工程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多年来,他共发表论文100余篇,著作有《地震工程概论》、《场地、地基、设计地震》等。培养硕士、博士10余名。70年代负责北京城区的地震参数小区划,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1979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按照地震发生模式、震源破裂模式对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和地震衰减模型提出了重要改进,发展了地震参数和震害潜势的概率分析方法,推动和促进了地震危险性方法在我国的工程应用,该成果获1987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完成的西北地区晋、冀、内蒙抗震防灾重点地区综合防御体系的研究成果获得1994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在“八五”期间,主持国家攻关课题“城市建设与生命线工程抗震新技术”研究,在隔震体系的优化组合和选择、计算理论、机构和元件的开发和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适合在我国发展和应用的实用符合隔震体系,初步完成了机构、元件的国产化和产业化,建成了若干试点建筑,为使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砌体结构隔震减震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专题被评为国家“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的工程结构隔震成套技术200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长期参与地震区建设规范的制订和修编,他是1964 年地震区建筑规范(草案)、1968年京津地区抗震设计暂行规定、1974年及1978年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77年城市室外给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以及1989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99年隔震橡胶支座产品标准的主要编写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