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友声院士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11浏览次数:730

                                                                                

   

不是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何友声

何友声是著名的力学家和教育家。男,19317月生,浙江宁波人。

何友声院士长期从事船舶流体力学和水动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船舶原理、螺旋桨激振力、空泡空化理论、水翼理论、出入水数值模拟基础理论方面,作出许多贡献。1995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9年秋,考入同济大学造船系,19529月毕业,1957年至1958年清华大学首届力学研究班学员兼辅导。历任大连工学院助教、系秘书;上海交大造船系助教、讲师、系秘书,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1986年至199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党委书记。中共上海市第五届市委委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上海力学学会第四、五届理事长,国家教委科技委第一届委员和全国多种一级专业刊物、学报的常务编委。1989年至2003年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与国际同行有广泛联系,享有较高的声誉,多次赴国外讲学。2002年被遴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04年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1956年,年仅25岁的何友声,在《中国造船》杂志发表《辛氏法的端点修正》论文,这一修正法简单、明了、易学、精确,给造船界留下深刻印象。1958年,上海市科委组织全市力量从事探空火箭的研制探索工作,何友声被任命为负责人,率领上百名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设计,建成了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和管路试验装置,又协助筹建探空火箭设计研究院的前身――上海机电设计院。1960年学校组织百余人研制新型气垫船,何友声任总设计师,经过几个月奋战,克服许多技术难题,终于建成重4吨、用航空发动机作动力的功率500千瓦的气垫船样艇。

60年代的何友声风华正茂,先后担任力学系和造船系的领导工作,致力于船舶力学人才培养和研究。他首次将流体力学中具有自由表面这类问题汇集成一体,独创一个新体系。他发表多篇论文,成为国内开展兴波理论研究的先导,在船舶力学界有很大影响。

“文革”结束后,何友声的学术生涯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先后开拓了四个研究领域。1979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浙江沿海客货轮的4艘姐妹船,在航行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船尾剧烈振动。何友声凭自己在空泡领域的研究心得,断然认为是螺旋桨空泡激振力所致,并将与会者说服,对这些船加装了减振措施,果然取得明显效果。此后,他大力倡导开展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国内很快建立起5个研究基地,使我国设计的船舶的尾部减振水平足以与国外媲美。他与王国强教授合著的《螺旋桨激振力》是国内外第一本这方面的专著,获得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何友声领导的“空化与空蚀”研究课题组,先后建成“高速文都利剥蚀装置”和“磁致激振剥蚀装置”等专用试验设备,是国内关于空化与空蚀研究的基地之一;何友声在我国开辟了水翼理论的研究领域,发展了后掠水翼理论,取得解析结果,以此为基础开发的水翼性能理论计算方法,在我国水翼艇的设计中沿用至今;1985年起,与他人合作,开拓兴波理论时域解及其数值方法新领域的研究,发表了有关近水面物体非定常运动理论方面的多篇论文,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新进展。在出入水理论方面,何友声与同事们不走国外的老路,独辟蹊径应用数值模拟进行理论研究,建立新的模型,成功地模拟出面闭合、深闭合、多次闭合等入水后期复杂流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可应用于水下兵器出入水的工程计算程序开发工作,已为国防型号的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四个成果分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部级科技进步奖。

     何友声从教50年,培养出了大批人才。恢复学位制后,建立了以水动力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流体力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带出了30多名硕士,10余名博士生和博士后。2001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如今他虽已退居二线,仍坚持每周为学生授课,并带领课题组研究解决长江口航道治理过程中碰到的力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