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就应该尽自己所能做得最好;没有热情和责任感,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宁津生
宁津生是著名大地测量学家。男,1932年10月生于天津,安徽桐城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6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测量系,历任武汉测绘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校长,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中国分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中国代表,《辞海》编辑委员会委员、分科主编,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学术杂志《大地测量手稿》和《大地测量公报》编委等职。现任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副主任,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和《大辞海》分科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湖北省高等学校设置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等。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其研究方向主要是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地球形状、外部重力场及其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是该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和重要学术带头人。在50年代后期,他从参与当时国家测绘总局建立“57国家重力基本网”的工作,开始了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至70年代,他主要研究基于莫洛金斯基理论的建立我国天文重力水准的理论、方法和精度,参与了为满足我国国家天文大地网中归算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的需要而建立的国家天文重力水准网的布测和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完善了当时由苏联专家为我国设计的天文重力水准布设方案,部分成果被收入修订后的我国《天文重力水准测量细则》,作为我国重力测量实际作业的依据和标准。他和管泽霖教授的研究成果和论文为我国60年代大地测量专业开展大地重力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内容。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地球重力场研究的统计理论引入我国之后,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确定相对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其成果不仅为确定我国大地水准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而且及时将这一现代研究地球重力场的理论和方法引进到测绘学科专业的教学中,丰富了物理大地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管泽霖教授合著的《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一书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地球重力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在天文大地测量中的应用,是该领域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重要教科书和参考书。
80年代中后期,他重点研究局部重力场的逼近理论,尤其是在构建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立我国区域大地水准面等都有他主持和参与的研究项目和成果。由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技术项目和国家测绘科技发展基金项目WDM85 180阶和WDM94 360阶地球重力场系列模型研究,建立了当时我国自己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它在表达我国境内重力场方面优于当时国际上先进的模型。其高频部分在反映我国局部重力场上确有明显改善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我国测绘、空间技术、海洋、地球物理、地质等学科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建立我国大地水准面的研究工作中,他主持完成的国家测绘局“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建立了一个全国范围内分辨率为5’×5’精度为米级的中国大地水准面WZD94。在“九五”期间他又参与主持完成了新一代中国似大地水准面CQG2000,其分辨率为15’×15’精度为分米级,为我国1:5万甚至1:1万测图中以GPS水准测量代替几何水准,提供能满足精度的高程异常值。宁津生院士紧跟世界发展动态,致力地球重力场研究。早在70年代末,他就开始接触并探索卫星重力学问题,近几年来,他主持完成或指导博士研究生进行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梯度以及卫星跟踪卫星等卫星重力学的一些理论问题的研究,获得若干有价值的成果。
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其中“全国及省市地区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的技术研究及实施应用工程”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地球重力场精细结构及我国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研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整体大地测量”、“大地测量学科发展战略”、“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等项科研成果及其相应的著作、教材等分别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和优秀教材、图书一、二等奖。与人合作编著和翻译出版教材、专著和外文文献14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他指导和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大都已成为我国物理大地测量领域中的技术骨干力量。
先后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师”、“全国测绘行业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格言:
做一件事,就应该尽自己所能做得最好;没有热情和责任感,什么事情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