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当接受教育,才能理解学生和人生,然后才能以自己的心,发现旁人的心,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老师不仅是学术上的楷模,也是行为的楷模。
――郑时龄
郑时龄是著名建筑学家。男,1941年11月12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在上海就读小学与中学,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分配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1978年回同济大学建筑系就读硕士研究生,师从黄家骅和庄秉权教授,1981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起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罗小未教授,1993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1986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任访问学者,1989年在美国依利诺大学艺术与应用艺术学院任乔治・密勒客座教授。曾应邀在意大利、美国、德国、希腊、西班牙、法国、加拿大、荷兰、韩国等国的大学和论坛讲学。1993年起任同济大学教授。1994年起担任国际建筑评论委员会委员,1996年2月当选为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同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98年2月被法国建筑科学院选为院士。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2月获美国建筑师学会海外荣誉资深会员称号。
在同济大学任教期间,讲授建筑设计与原理、西方建筑史、西方美术史、建筑评论等课程,指导建筑系学生的建筑设计等,同时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从事建筑历史和理论的研究。研究的课题涉及建筑美学、建筑评价论、城市与建筑发展史、上海近代和当代建筑史论等。1986年后历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自1995年起任同济大学副校长。1998年起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同年9月被聘任为上海市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城市空间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2000年起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中法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巴塞罗那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起任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2005年11月被聘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总策划师。
他所设计的主要作品有:娄山关休息室(1971年)、杭州锅炉厂(1978年)、上海杨浦公园展览馆(1991年)、上海南浦大桥建筑设计(1988-1991年)、上海格致中学教学楼(1993-1995年,2004-2005年)、上海朱屺瞻艺术馆(1994-1995年)、上海南京路步行街(1998-1999年)、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1996-1998年)、多伦路文化名人街(1998-2005年)、嘉兴广电中心(1997-1999年)、上海新市中学(1999-2000年)、嘉兴市行政中心(2000-2001年)、上海南汇教科园区(2000-2001年)、中国财税博物馆(2000―2004年)等50余项工程。
主要论著有:《世界大城市――上海》(2002年,与阿兰・巴富尔合著)、《建筑批评学》(2001年)、《建筑理性论――建筑的价值体系与符号体系》(1997年)、《黑川纪章》(1997年)、《上海近代建筑风格》(1999年)、《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译著,1991年)等。曾在国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曾主持一些国际、国内建筑设计竞赛的评审或任评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