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龄院士

发布者:梁旭莹发布时间:2016-11-11浏览次数:1597

                                    

                                              

陈永龄是著名大地测量学专家、教育家。男,191011月出生,2004815日卒。北京市人。

19279月至19317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土木系、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学习。19318月至19347月任清华大学助教。19348月至19356月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土木系学习大地测量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357月至19392月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测量学系学习并获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历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交通部铁路测量总处处长兼总工程师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荣获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广州岭南大学理工学院教授、院长,华南工学院副院长,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副院长兼大地测量系主任,国家测绘总局总工程师兼测绘科学研究所所长。陈永龄是我国测绘界有较高声望,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先后担任过国家科委测量制图组副组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及测绘分册编委主任,《测绘学报》副主编、《测绘通报》副主编、《测绘译报》主编等职。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陈永龄长期从事测绘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大地测量见长,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专著近200万字,是我国大地测量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20世纪40年代他致力于大地控制网布设理论和我国地区地球形状的研究,首次发现了起自西伯利亚经过我国东部地区一直延伸到缅甸和马来西亚半岛的大地水准面上翘带。这一研究成果对国家大地网的布设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领导闽赣铁路路线的勘测工作时,他提出利用航空摄影的方法对要穿越许多高山峻岭的线路进行勘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他从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与人合作撰写出版了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套测量学方面的大学丛书《测量平差法》、《大地测量学》、《航空摄影测量学》、《实用天文学》。解放后,我国大地测量工作全面展开,为了适应需要,陈永龄编写出版了一部完整叙述我国大地测量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的《大地测量学》(上卷一、二分册)。由他领导制订的我国第一部《大地测量法式》以及《大地测量法式说明》等著作,为建立我国独立而完整的现代测绘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0年代起,为了积极推动我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工作,他对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其涉及的一系列科学技术等问题,

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性阐述,先后撰写了《关于参考椭球体定位的理论》、《我国参考椭圆体定位的初步研究报告》、《天文大地网平差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等重要论文。在他的指导下,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于1978年在陕西省泾阳县建成。1982年完成的国家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成为国际上大规模天文大地网严密整体平差的一个范例。陈永龄为该项工作的完成奠定了技术科学基础。1965年由他提出的测定珠峰海拔高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求定观测珠峰时的大气折光和推求珠峰海拔高度的技术难题,使测定方案的科学性和测定结果的精度都超过了国外历次测定水平,继而在他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了实测。他被誉为“珠峰测高第一人”。

70年代,卫星大地测量技术在国际上迅速发展。他积极研究和探索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发展卫星多普勒定位工作的战略性建议,对测定地心坐标,建立地心坐标系统,发展我国测绘系统的空间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