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葆仁院士

发布者:梁旭莹发布时间:2016-11-11浏览次数:1416

                                    

       王葆仁是著名有机化学家和高分子化学家、教育家。男,1907年1月20日生,1986年9月卒。江苏扬州人。
       1922 年考入东南大学化学系,1927年3月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27至1933年在该校化学系任助教。1933年以名列榜首的成绩,被录取首届中英庚款官费留学,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35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是化学方面获得英国博士学位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1935年秋,任德国慕尼黑高等工业大学客籍研究员。1936年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并筹建理学院,任理学院院长兼任化学系主任。过去,同济大学各学院的院长都是德国人。他是第一个担任院长的中国人。1941年至1951年,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1947年兼任该校教务长。中国科学院成立后被聘为专门委员,1951至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4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全国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委员会任副主任,负责规划、协调全国高分子的科研与生产工作。1956年,建立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任该所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室主任等职,一直负责高分子研究方面的领导和组织工作。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他负责创办该校高分子化学系,兼任首届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他参加国务院《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订工作,负责“高分子与重有合成”重点项目及高分子科学的学科规划。1956年开始任国家科技化学组组员、化工组组员和高分子组组长。1957年他作为国家科技代表团顾问参加中苏科技协作项目中高分子方面的谈判。1962年参加全国科技发展十年规划的制订工作。
       他还是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二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并长期兼任该会高分子委员会委员。还担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化工学会副理事长。1964年他当选为第三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自1926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60年。他重视教育方法,重视基本概念,认为必须使学生弄懂基本概念,打好基础。他曾多年讲授普通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及反应机理、有机天然产物等课程。讲课时十分注意国内外有机化学的新发展,使学生了解到最新动态和成就。同时他又十分重视科学实验,他认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如果学生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巧的双手,是难于成材的。重视启发教育部门,弟子遍布海内外,其中成为有成就、有名望者不少,多名学生都是任重攻坚的栋梁之材,还有几位美籍华裔学生已是国际上知名的有机化学家与生物化学家。
       1957年他创办《高分子通讯》,1983年又创办该刊的英文版,后将《高分子通讯》改为《高分子学报》,将英文版改名为《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高分子科学》)。《中国化学五十年》一书任编委,具体主编了高分子化学一章。1980年,他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高分子化学分支的主编。他是中国有机化学研究先驱之一和最早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50年代开始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已内酰胺。对有机硅高分子、特别是硅碳硅氧链高分子的合成做了深入研究,对耐高温杂环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进行了较广泛研究,并在应用方面做了许多开拓工作。70年代提出加强高分子大品种如聚丙稀、烃类化学方面的研究。著有《有机合成化学》上下册,该书198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