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坚白是著名测绘学家和教育家,男,1903年11月出生,1977年10月卒。江苏常州人。
1925年10月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学系,1929年7月获清华大学理学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1933年8月升为教员。1934年他考取庚款公费留学,赴英国伦敦大学测量系学习。1937年7月获该校特许工程师文凭,继而攻读博士学位。1939年4月,柏林工业大学授予他工学博士学位。
1939年夏坚白回国后,同济大学聘他为测量系副教授。1940年8月,夏坚白被调任重庆中国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副研究员,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两种测量刊物《测量》和《测量专刊》。他先后发表8篇论文。1941年5月他重返同济大学测量系任教授。1943年7月,夏坚白被聘为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教育处长。将学校拓宽为大学本科学校,短短几年内培养高级测绘人才几百名。
1946年11月,他调任南京陆地测量局工作,主持全国测绘人员业务教育及地图制图事宜,主管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教育,并兼南京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1948年7月,他辞去陆地测量局工作,应聘回同济大学,任教务长、测量系教授、代理校长于同年12月4日正式出任校长。上海解放前夕,在中共地下党的启迪下,他不仅自己不离开上海,还帮助叶雪安等教授摆脱胁迫不去台湾,安排无家可归的学生住校,协同师生护校,为新中国奉献出一个完好的同济大学和保存了珍贵的人才。
1949年5月,上海解放,7月他被任命为同济大学第一届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年4月起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同年6月起,任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等职。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当时我国测绘界唯一的学部委员。他倡议和积极参加创建了我国第一所民用测绘高等学校和中国测绘学会。1956年起,他任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主持全面工作的副院长,1958年7月5日任武汉测量制图学院首任院长。是中国测量制图学会筹委会主任,第一、二届副理事长。他还历任武汉市人民代表、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科委测量制图组副组长等。他的业绩博得了毛主席嘉许并数次受到接见。
1953年他在上海加入九三学社,后参加九三学社武汉分社的筹建工作。1958年9月武汉分社成立时他被选为副主席。还曾担任过九三学社中央科学文教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1956年,夏坚白参与制定了我国科技12年发展规划,确定了“测量制图新技术的研究和中国基本地图的绘制”为规划的中心课题之一。1962年,他参加制定了“1963――1972年测量与制图科技发展规划”,决定了我国测绘科技各领域16个课题66个重要项目。
夏坚白于1956年9月,代表中国科学院出席匈牙利科学院测量学术会议,并考察了莫斯科测绘学院。1957年代表中国测量制图学会和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参加筹备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五国测绘科技会议,邀请各国代表团访问了武汉测绘制图学院并与莫斯科测绘学院达校际合作协议,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他先后主编、主译本专业的著作多部,主要著作有:《应用天文学》、《养路工程学》(与陈永龄合著),测量学大学丛书:《测量平差法》、《航空摄影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实用天文学》(与王之卓、陈永龄合著),主编出版《全能经纬仪T4的检验与应用》,主持集体编著出版《大地天文学》(上、下册)、主持编译《使用天文学教程》等著作。此外还发表《双锁内误差传播研究》、《我国测量教育管理》等论文多篇。1965年他还主持完成了国家科研项目“天文方位角测定精度研究”,撰写了约20万字的文献报告。
“文革”中武汉测绘学院被宣布撤消,1973年3月6日周恩来总理,做了调整测绘部门体制问题的批示,夏坚白的建议被采纳,重建了武汉测绘学院。1974年夏坚白返回学校后立即进行了卫星大地测量理论与新技术研究。直到晚年,他还一方面与癌症作斗争,一方面收集国内外最新资料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