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是立业之本,好学是进步之源
――杨槱
杨槱,著名的船舶设计学家。男,1917年10月17日出生于北京。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35年在培正中学毕业,同年即赴英国留学,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1940年3月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荣获一等荣誉学士学位。1940年5月归国。先在同济大学造船组任讲师,继入重庆民生机器厂任副工程师,开始从事船舶设计工作。1941年10月,在重庆商船学校造船科任教,1943年造船科并入国立交通大学,并成立造船系,他任教授,兼重庆民生机器厂工程师。1944年11月,他作为中国海军造船人员赴美服务团团员去美学习和考察,1946年1月回国后,到海军江南造船所任工程师。同年5月赴海军青岛造船所任工务课长。1948年调任上海海军机械学校教务组长兼海军江南造船所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他任同济大学教授兼造船系主任。1949年11月到旅大行政公署工业厅工作。1950年任大连造船厂建厂委员会工务处长。1952年1月任中苏造船公司副总工程师。1953年10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工程师。1954年5月,任大连工学院教授兼造船系主任。1955年2月以后,先后任交通大学副教务长。上海造船学院教务长、上海交通大学教务长兼造船系主任、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所所长、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教授。1984年,他当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并任船舶工程(含海洋工程)学科评议组组长。曾任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等职务。
杨槱几十年来一直从事造船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船舶总体设计方面有深厚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在民生机器厂时,他就参加了当时最大的川江船舶“民俗号”的设计,撰写的有关川江船快速性的论文得到了中国工程师协会的奖励,年轻的杨槱在中国造船界名声鹊起。解放以后,杨槱对我国万吨轮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他主持与领导了15000吨自卸运煤船的设计与研究工作;主持与领导了5000吨近洋干货船与15000吨经济型远洋干货船的方案设计。在我国万吨轮的定型工作中,他主持了船体型线及总布置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对我国第一艘带有球鼻首的万吨轮“风光号”的稳定性做了系统的研究,解决了该船“稳性不足”的矛盾,并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海船稳性规范》,推动了我国船舶稳定性的研究工作。1963年起,杨槱指导研究生对被动式减摇水舱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研究的结果被设计、研究单位广泛采用。
杨槱是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研究工作的积极倡导者,70年代初,他就开始接触先进的计算机设计新方法了。他的科研小组和研究生利用计算机对船舶主要尺度分析、型线设计、船体性能计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主持与领导编制了“干货船主要尺度分析”等多种计算机程序,首先发起研制“海洋货船设计集成程序系统”,对我国造船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杨槱对我国船舶发展史、科技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撰写了《中国造船发展简史》、《近代和现代中国造船发展史》、《秦汉时期的造船业》等多篇论著,近期又出版了《帆船史》、《轮船史》两本论著,是我国造船科技发展研究方面的权威之一。他还热心于科普创作,60年代首为《十万个为什么》撰写有关船舶方面的章节。
改革开放之年,杨槱开始运用现代工程经济的理论和方法对有关船舶的工程项目进行分析与评估,他认为船舶不仅要有优越的技术性能,更要提高它的经济效益。为达到这一目的仅仅考虑船舶自身是不够的,还应该将港口、航道等因素都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比如对水产捕捞船队经济效益的评估,要把渔船、渔港、渔场和渔业市场联系起来,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用计算机进行尽可能详尽周到的分析,在项目投入以前就知道效益和风险,以确定是否可行。对这种分析方法,杨槱已研究实践了20多年,不仅对船舶工程进行评估,还对国家多项大型工程进行过较切实际的评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建设贡献许多良策。在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他和九三学社的同仁共同提出了一份“关于建立约束机制,防止盲目重复引进”的提案。在八届四次全国政协会议上,他又领衔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要走合作发展道路“的提案。以及针对长江、黄河、珠江目前的航运很不乐观的状况,要求重视内河航运的提案。这些提案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