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李国豪
李国豪是国际著名力学和桥梁专家,男,1913年4月13日生,2005年2月23日卒。广东省梅县人。
李国豪在16岁(1929年)时未读完高中就只身去上海考入同济大学。1936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赴德国留学,进入著名的达姆斯塔工业大学深造,荣获两个博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一直在同济大学任教,历任土木系主任、教务长、副校长、
校长、名誉校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上海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先后应聘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技术顾问。1955年首批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94年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
李国豪对桥梁方面的研究在他学生时代就有扎实的功底。1939年春,李国豪结合当时拟在汉堡修建的一座主跨800米的公路铁路两用悬索桥开始博士论文研究工作。他从悬索桥加劲梁变位理论(二阶理论)的弹性弯曲微积分方程悟出悬索桥的受力相当于一个受竖向荷载的梁同时受一个轴向拉力。由此他延引出从概念到方法都十分新颖的《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并用模型试验加以验证。不到一年,他就完成了论文,并以最优异的成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在《钢结构》杂志发表后,在桥梁工程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从此这个中国人以“悬索桥李”而闻名于世。当时,他年仅26岁。其后他继续针对汉堡拟建的悬索桥作了深入的研究。他揭示出三跨连续加劲梁不设中间支座的体系无支承弯矩高峰的优点。这种体系在70年代美国修建的一座斜拉桥上被采用了,他在铁路荷载对悬索桥的动力作用方面作了精湛分析,其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都填补了当时的空白。
从70年代开始,李国豪结合工程实际,致力于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并在这一时期内写成专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后又推广研究拱桥、曲线桥和斜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获得成功。至此,这位结构工程的专家已构建起一个基于同一原理和力学模式、使用于中外各种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同一方法。
1982年,中央和上海市委领导决定在黄浦江上建造大桥。当时,日本提出免费设计南浦大桥,并提供贷款,条件是工程必须由他们承担。李国豪教授认为中国桥梁界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黄浦江上架桥。他带领同济大学桥梁系的教师和科技人员,进行南浦大桥的可行性研究。经过反复调查、论证和思考,1983年9月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交了“叠合梁斜拉桥”的建桥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南浦大桥设计、建设中他担任了专家组组长,积极参与解决工程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为大桥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此后,他又在小洋山深水港工程等很多市政建设的项目中献计献策,帮助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80年代后,他先后获得联邦德国政府授予的歌德奖章(1982年)和大十字功勋勋章(1987年),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荣誉工学博士称号(1985年),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授予的“国际工程功绩奖”(198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85年),“陈嘉庚技术科学奖”(1996年)和香港理工大学授予的荣誉工学博士称号(1998年)。1981年李国豪被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推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从而进入了这一领域的世界级大师行列。他的专著《桥梁扭转理论,衍梁桥扭转,稳定与振动》,先后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77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宝钢引水工程咨询”先后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8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桥梁实用空间分析理论与应用”获1982年上海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宝钢工程调整综合论证”获198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桥梁抗震理论”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各类型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统一理论与实用计算”获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荣获“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称号。出版著作有:《钢结构设计》、《钢桥设计》、《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等7部,发表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分析方法》(德文),《弹性平衡分支充分判别准则》,《衍架和类似结构分析新方法》等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