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永放光芒
春风化雨终生难忘
――贝时璋
贝时璋是杰出的生物学家和教育家。1903年10月出生,浙江镇海县人。
1919年初,报考同济大学前身――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1年秋,从同济医预科毕业,赴德国留学,并弃医从理,1928年获土滨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30~1950年在浙江大学生物系任教授、系主任及理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北京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曾任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系主任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教学部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和《生物卷》主任、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三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贝时璋从20世纪20年代起一直从事实验生物学的研究,对动物个体中细胞的常数、分裂,动物的再生以及性转变等生命活动规律,均做过多方面的研究。他曾对醋虫(Anguillula aceti)、轮虫(Brachionus pala)、环节动物(Stylaria fossularis)的再生、细胞分裂与细胞常数,南京丰年虫(Chirocephalus nankinensis)的中间性(interex)与性转变问题,线虫(Cosmocerca sp.)染色体的结构和行为以及虾的眼柄激素等问题发表了多篇论文。在研究南京丰年虫中间性性转变时,他发现新形成的细胞并不是由母细胞分裂来的,而是以母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颗粒为基础材料经由自组织逐渐建立起来的,一般先形成核,成为裸核状态,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重建细胞。他将此种现象称为“细胞重建”(cell reformation)。后来又发现,不论是生殖细胞还是体细胞,不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广泛存在着细胞重建现象,且在卵黄颗粒中具有构成细胞核的物质染色质。因而认为,细胞分裂不是细胞繁殖增生的唯一途径,细胞重建是与之并行的细胞繁殖增生途径;而且认为,细胞重建可能是以前地球上细胞起源过程的缩影。
他一向关注科学发展动态,重视发展交叉学科,早在40年代,他就预见到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将是生物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他的科研与教学的活动实践中,更以非凡的洞察力和开创精神,吸收化学、物理学、数学等各学科专家加入生物物理学研究行列。1958年,在他的倡导下,中国科学院将他领导的北京实验生物研究所改建为生物物理研究所,其后他又创建了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从而设计了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发展框架。他对生物物理学研究的内容有着深刻的见解,对中国生物物理学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重视放射性生物学、宇宙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为促进我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和为“两弹”服务。他率先亲自指导和精心筹划建立了放射生物学研究工作,开展了全国放射性本底调查、六次核爆炸动物实验和小剂量长期辐射效应等项研究,为制订我国的辐射安全标准和了解核爆炸的辐射危害性提供了宝贵资料。1960年2月,还在全国放射生物学工作会议上,作了有关放射生物学和放射医学的报告并进行了规划,
对这个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的领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他的指导下,开展了宇宙生物学基础研究,并在1964~1966年发射了我国第一批五枚生物探空火箭,为我国的宇宙生物学研究和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实验胚胎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从事生物教学和科研八十年,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有些后来还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0年后,继续从事细胞重建的研究,创建细胞的重建学说。发表论文60余篇,并主编两集《细胞重建》论文集。纪录他的研究工作的《细胞重建》科技片获第五届最佳科教片金鸡奖、二十三届国际科技电影进步奖、意大利巴马国际医学科学电影节金质奖。她的母校德国土滨根大学为表彰他的科学成就,又先后于1978年、1988年和2003年三次授予他自然科学博士的殊荣。中国国家天文台还将36015号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