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伯强院士

发布者:周黎萍发布时间:2016-11-11浏览次数:949

梁伯强是著名病理学家和教育家。男,18992月出生,19681128日卒。广东梅县人。我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部学部委员(院士)

梁伯强

1916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1922年毕业。1923年被学校推荐到德国慕尼黑大学研修病理学,1924年获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回国后受聘为同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副院长。1932年受聘为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兼病理学研究所主任。他在中山大学医学院任职期间,曾于1937――1938年和1948――1949年两度出任医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在中山大学医学院任教授和病理学研究所主任。并曾担任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病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副理事长,中山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多次代表我国病理学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部学部委员(院士)


在建立我国病理学学科方面,他非常强调开展尸体解剖研究,建立自己的病理学资料。在同济大学任职期间,便千方百计争取尸体来源;在中山大学医学院任职期间,他更加努力开展尸解研究。抗日战争后,中大医学院在粤北山区乐昌县办学的日子里,梁伯强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继续开展尸体解剖研究。到1965年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尸解总数已达7689例,居全国之首,成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同时,他还非常注重病理研究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建设。一位德国病理学教授曾对他说:“你所用的尸解记录非常好,我们德国的也没有那么完善。”现在全国很多医学院校病理学管理制度、尸解程序和记录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演绎梁伯强格式。

他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解放后,为了发展我国病理学科,多次举办高、中级病理师资培训班,培养了大批病理学人才,并主持编著了我国解放后第一部病理解剖学教科书。他培养学生,既严格又细致,制定每周学习和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周末检查,未能按计划完成任务的,毫不留情,勒令“补课”。他言传身教,细致指导,有针对性地要求青年教师全面发展,每届研究生和高师班开学之初,他都要亲自做尸解示教,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不怕辛劳,解剖长达56小时。给学生上课,总是按时站在讲台上,从不差分秒。就是到了晚年给研究生和高师班学员上课,还是认真准备,查阅文献,并预先发给讲授提纲。


在科学研究上,他强调科研应结合实际和社会需要。因此,他在科研选题上重视研究地理环境和卫生习惯对人体疾病的影响,重视研究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规律。他的科研工作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和开拓性。早在30年代他就提出:“广东要与肿瘤、结核病和麻风病三大疾病作斗争。”在科研工作中,他坚持忠于事实,忠于科学,一切结论以事实为准绳的指导思想。1928年就提出原发性肝癌是与肝吸虫感染有关,早在50年代就指出我国肝硬化的原因主要不是酒精中毒和营养不良。同时,他也是一名出色的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主持中山医学院的科研工作取得卓著成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推动下成立鼻咽癌研究全国协作组,基本掌握了我国和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的地理分布;鼻咽癌研究组在尸体上完整取出鼻咽部组织的解剖方法,为鼻咽癌发生学和早期癌研究创造了条件。1962年在国际上提出鼻咽癌组织学分型和生物学关系及“肿瘤间质反应概念。这一时期,我国鼻咽癌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他的著述甚丰,其中有30多篇论著,具有深远的影响。1956年,他的《有关坏死后性肝硬化的问题》(与董郡合作),首先阐明我国有坏死后性肝硬化这一类型,并指出病毒性肝炎是产生坏死后性肝硬化的原因。同时提出在我国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酒精中毒和营养缺乏,这与当时国际上强调肝硬化是由于酒精中毒和营养不良的观点大相径庭。1959年,在《在原发性肝癌的形态学、病因学和在我国发病率的研究》一文中提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发病模式。这一科学的见解直到80年代始为病毒学、免疫学和超微结构的大量研究资料所证实。他主编的《病理解剖学总论》、《病理解剖学各论》是我国第一部病理学教科书,该书的出版有力地保证和提高了我国病理教学的质量。1959年后,开始对鼻咽癌的研究,曾发表《鼻咽癌的组织类型、生物学特性和组织发生学的研究》(与陈剑经、祝家镇等合作)、《我国在鼻咽癌研究方面的进展――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基础理论探讨》、《鼻咽癌发生学的研究》等论文,并于1962年在第八届国际肿瘤会议上提出了有关学术报告。这些论述至今仍被视为鼻咽癌病理组织学研究的经典性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