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元院士

发布者:周黎萍发布时间:2016-11-11浏览次数:863

                                    

                                              

     朱洪元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男,191728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92114日卒。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和数学物理学部常委。

1933年考入同济大学补习班,次年转入同济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39年毕业后任第五十兵工厂技术员、同济大学助教。1945年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曼彻斯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该校物理系帝国化学工业科学基金研究员。195010月回国,历任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理论室主任。1959年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1973年起,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1年起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等职。

朱洪元毕生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在理论物理、高能物理领域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为近十几年迅速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同步辐射的应用所做的奠基性的工作。早在1940,苏联物理学家波密朗丘克指出:宇宙线中的电子的能量大于1017ev时,在达到大气顶层以前,在地球磁场中将放出电磁辐射而失去其大部分能量。1944年波密朗丘克和伊万年科对这种辐射的频谱范围和角分布范围作了估计。为了研究这些辐射过程如何影响广延大气簇射现象,他在1947年系统地推导出了这种辐射的频谱、角分布和极化状态的具体表式,并将所得成果撰写成题为《论在磁场中的快速荷电粒子放出的辐射》的论文,于19482月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发表,至今仍作为同步辐射应用的基础文献而被引用。50年代末进行的关于色散关系的研究,否定了当时利用色散关系得到的强子磁撞过程的运动方程。60年代初期,从事包含有光子、电子、中子、原子核在内的高温、高密度系统的运输过程、反应过程和流体力学过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是中国在此领域研究的开端。60年代中期,他胡宁共同领导一些学者与国际上同时提出并系统研究了“层子模型”理论,开辟了强子内部结构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建立了强子结构及强子过程的“层子模型”,突破了通常对称性理论中局限于静态力学量的研究。通过内部结构波函数及波函数的重叠积分,对一系列强子的电磁性质、电磁过程和弱作用过程作出了统一的解释。“层子模型”理论,在1966年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科学会议上,以及其后在国际高能物理学界中受到高度评价,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他在建立中国高能物理实验基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推进中国物理研究事业、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造决策、方案制定以及北京谱仪上物理目标的选定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著有《量子场论》等。在钱三强及他的建议下,1977年创办了《高能物理及核物理》学术刊物,他担任第一任主编。

他为培养我国理论物理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自1950年回国后,即为建立中国的原子核理论及基本粒子理论队伍进行调研和培养人才。1957年,他在北京大学讲授“量子场论”,次年,在青岛的“量子场论讲习班”上,为从全国各地前来的青年讲授“量子场论”,其专著《量子场论》一书成为我国几代粒子物理学者的教科书及参考书。他对待其所研究的问题体现出来的详尽周密的考虑、严谨治学的作风、丰富的科学知识与准确的科学判断,对他的助手及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他在北京大学、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以及各处讲习班上所培养的青年学者及研究生中,有许多人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和科技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