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埃里希·宝隆逝世100周年图片展在校史馆揭幕(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5-19浏览次数:214

作为中德科技教育年的重要活动,《埃里希•宝隆与同济大学——纪念埃里希•宝隆逝世100周年图片展》5月19日上午在校史馆揭幕。校党委书记周家伦出席并讲话。周家伦和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卜布共同为展览揭幕,党委副书记陆敏恂主持揭幕仪式,副校长董琦出席并介绍了展览筹备的过程。
 

周家伦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纪念埃里希•宝隆先生,一方面是饮水思源,感念他创立同济大学的伟业,另一方面,还在于以中德科学教育年为契机,为中德共同的机构性合作提供动力和理念,进一步推动中德两国科教界的合作与交流。他指出,我们纪念埃里希•宝隆先生,首先要感谢他的努力使同济大学得以诞生。在他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济大学,经过102年的风雨历程,从最初只有3名德国教师、33名学生的医学堂,到今天已经成为拥有数万名师生、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栋梁精英26万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要感谢他给了我们学校“同济”这个名字。这个既取自中国成语“同舟共济”,又源于德文Deutsch音译的名字,不仅成为我们这所学校100多年不变的名称和符号,更内化为我们学校以“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为灵魂的同济精神。这种精神使我们始终与国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成为团结所有同济人的光辉旗帜;还要感谢他在学校诞生之日就把为社会服务作为学校的理念。无论是学堂建立初期,还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四川李庄艰难办学时期,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还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同济人把他服务社会的理念发扬光大,表现出“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的情怀;更要感谢他使学校从诞生那天起就有了开放的办学胸襟和国际化的办学方向。100多年来,同济一直坚持走国家化办学的道路,是中德文化、科技、教育交流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随着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和中德友好医院等项目的推进,同济在中德合作方面成绩卓著。
周家伦指出,同济大学处在新百年发展的重要历史起点上,学校正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大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以一流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聚焦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把握全球化机遇,提升国际竞争力,尤其是中德作为创新伙伴,在科技和教育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我们要以中德科教年活动契机,共同实施一批联合研究项目,扩大双方科技人员的学术交流,将进一步密切两国在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合作关系。
周家伦最后指出,我们坚信,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在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把同济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知名高水平大学,来告慰埃里希•宝隆先生和同济办学史上的历代先贤。
埃里希•宝隆出生于德国,19世纪末来到上海,怀着救人济世的伟大抱负,在白克路(今凤阳路)创办了专门收治中国人的慈善医院——同济医院,他精湛的医术和乐善好施的品格受到华人社区的高度赞扬,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当时的媒体称为“上海最著名的医生”。后来他又在中德各界的支持下,创办了同济德文医学堂,并担任了首任校长和校董会主席,这就是同济大学的起源。遗憾的是,在德文医学堂开办仅一年半后,埃里希•宝隆不幸染病去世,年仅47岁,葬于沸井公墓(今静安公园)。
 

展览用100多幅照片,采用中国传统的画轴形式,展示了埃里希•宝隆的生平和他创办同济医院、同济德文医学堂的过程,并介绍了我校对德合作的历程和主要成就。展览的很多内容是第一次面世,如宝隆父母的结婚登记、宝隆出生和受洗记录、宝隆在德国的旧居、就读的中学格罗塞学校照片、宝隆的博士论文、宝隆服役的伊尔梯斯I号军舰照片、宝隆的手迹、宝隆创办同济医院时上海市地方政府发给他的中德文版地契、上海道署为申请奖赏对同济德文医学堂办学有功的德国领事给皇帝的奏折等。
为了筹办这次展览,中德双方的专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筹备工作得到了两国相关机构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去年暑假期间,我校德国问题研究所长期从事中德交流史和校史研究的李乐曾教授在原先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专门到德国寻访埃里希•宝隆先生的后代,了解相关线索,到联邦档案馆、外交部政治档案馆等机构查阅资料。研究埃里希•宝隆的专家、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首批德国教师Dieter Schubert为展览提供了重要帮助。在Schubert先生、同济德国校友会、汉诺威孔子学院的联系和支持下,展览的资料搜集工作得到了宝隆就读过的中学格罗塞学校的帮助。校史馆、档案馆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图书馆查阅资料,在校内和国内加强了对埃里希•宝隆历史资料的挖掘和整理。今年2月和3月,Schubert两次专程来到学校,带来了他长期研究所获得的各种资料,与李乐曾教授及校史馆负责人对展览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讨,基本确定了展览的框架和内容。德国问题研究所和外办对内容进行了翻译。
据悉,展览还将到德国柏林等地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