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深化改革加快步伐 (1992.1—2000)

发布者:梁旭莹发布时间:2016-10-25浏览次数:1593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针对当时还严重存在的“左”的思想,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讲话。这番讲话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又一次大解放。2月28日,中共中央将邓小平“南方谈话”作为中央文件发向全党,立即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巨大的震动。在这样的形势下,同济大学加快了改革的步伐。1991年底,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提出“211工程”建设计划。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决定实施“211工程”建设项目,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1993年7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若干意见》。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发布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并设专项资金实施“211工程”建设。当时,同济大学处境严峻。1992年7月,学校决定“全力争取早日进入‘211工程’,把同济大学办成一流名牌大学”。随之,学校作了动员和部署。1993年3月初,学校成立“211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副校长吴启迪任组长。5月11日,校党委书记王建云在校电视台作动员。很快,早日“进入‘211工程’,把同济大学办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大学”成了广大师生谈论的话题,成了全校上下决心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1993年8月30日至9月1日,学校在常熟召开“同济大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会议拟定了《同济大学进入“211工程”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此后,学校成立了由100多位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多次召开中层干部会和专题研讨会,1995年9月,形成了《同济大学“211工程”整体建设规划》和《同济大学重点学科及学科建设规划》。同济“211工程”整体建设目标是:到2010年,把同济大学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学科的社会主义大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居于全国重点大学前列,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特别在土木建筑学科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并享有更高的声誉。为实现此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从1995年起到2000年,发展人才培养规模;集中主要精力,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以巩固基础、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建设和发展一批重点学科、学科群和先进的科研、教学基地;调整师资结构,使一批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声誉;使学校得到持续、快速、协调地发展,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及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重点大学前列。第二步,从2001—2010年,加快建设步伐,集局部优势为整体优势,研究生与全日制学生总数的比例及博士生与硕士生的比例均达到1:3,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土木建筑学科领域享有更高的国际声誉。学校自决定争取进入“211工程”之日起,就朝着确定的目标,以崭新的面貌开展各项工作。首先,学校着力于提高教学水平。1992年起,学校努力增加教学投入。“课程改革与建设基金”逐年增加,1993年达50万元。1992年,学校成立“李国豪教育基金会”;设立“同济大学教学奖励基金”。1992年,学校将教师课时津贴提高100%,从每课时2元增加到4元,1994年又提高到8.5元。1993年,学校向骨干教师发放特殊津贴。从1993年起,学校连续3年每年增拨120万元添置教学用计算机。1996年4月,学校继续加大对基础教学的投入。购买计算机110台,修建3个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电化教室等。为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教学骨干上教学第一线。1992年起,50%以上教授、副教授在教学第一线。学校重视教材建设,自1991—1995年,出版研究生教材(专著)124种,本科生教材176种,其中,27种获国家级、部委和上海市优秀教材奖,27项教改成果获国家级和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993年,学校召开两次大型教学工作研讨会,并开始进行了第5轮教学改革。其基本思想是:增加教学投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与国民经济主战场接轨,调整改造、更新专业结构,建设一批国家急需专业;调整学科结构比例,适当压缩工科,扩大文科及经济类学科;拓宽专业面,大幅度增加选修课,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本科教育中由学年学分制改为全部学分制。1994年初,国家教委确定同济大学为第一批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学校,从当年起,本科生取消自费、公费概念,实行并轨制,即一律缴费入学。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有40%的毕业生掌握英、德两门外语。英语四级通过率达90%;毕业生英语六级通过率达50%左右。1992—1996年6月,学校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新建了文化艺术系、法律系、日语系、国际工程营运与估价系、经济贸易系、房地产管理系和计算机学院、文法学院。同时,学校与国外政府、大学合办了一些学院。1994年1月,由德国政府出资,合作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学院”。1994年9月,德国政府派专家代表团来校,就中德合作建立“中德学院”事宜进行会谈。中德双方一致同意,德国政府资助在同济大学建立中德学院。1994年9月,与日本大阪工业大学摄南大学合作成立了“日语学院”。学校大力发展科研工作,为进入“211工程”积极创造条件。1992年7月,学校为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对科研工作的酬金分配作了调整,将项目来款资金的提成从原6.5%提高到8%。1993年,学校拿出160户住房奖励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作出贡献的教师、科技人员。1996年1月,学校拿出30万元对科技有功人员进行奖励。1993年4月,学校在科技大会上提出“转变观念,转换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把进入“211工程”作为学校科技工作的总目标。学校积极推动教师、科技人员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学校利用具有优势的土木建筑学科,承担了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内环线、“东方明珠”电视塔等一系列重大建设工程的科研任务,为上海市重点工程建设作出贡献。1994年5月1日,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天线桅杆整体顶升成功。这是由同济大学和上海机械化施工公司等单位合作设计和施工的。市委、市政府领导陈至立、龚学平接见了同济大学“液压提升组”,龚学平说:“同济立了大功,高科技发挥了作用。”学校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加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合作;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校内外横向联合,形成集团优势。“八五”规划期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4项,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7项。1992—1994年,学校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8万元,其中列为重大、重点项目14项,在上海高校中名列前茅。以汪品先为首的科学家提出的大洋钻探建议书和项海帆牵头的“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关键科学问题及设计理论研究”,均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学校科研经费逐年增长:1992年达4249万元,1995年达11510万元。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有了新的发展,科研成果的质量有所提高,1992年至1995年底,257项科研成果中33.07%达国际先进水平。学术论文也逐年增加,1992年1228篇,1996年增至1706篇。一大批科研单位和个人获奖。1992—1996年,马在田获“上海科技功臣”、“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张曙获“上海市科技功臣”称号;徐鸣谦获上海市第五届“科技精英”和“上海市重点建设工程科技明星”称号;李国豪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机械系的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与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境卫生研究所的间隙式动态好氧垃圾处理技术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校被评为“建设部‘八五’科技攻关先进单位”。至1995年,同济进入上海“启明星”计划的人员数,连续三届列为上海高校之首。1992—1995年,学校共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3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获上海科技进步奖4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获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5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14项。由于学校放权、搞活,全校出现了人人动脑筋、处处搞改革的生动局面,各院系各显神通。道交系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让青年教师挑大梁,把青年教师从导师课题组分离出来,给他们几万元启动科研经费,逼他们自己闯。经过二三年的锻炼,许多青年教师手中有五六十万元的科研经费。全系科研成果多,获奖多。正是在这种压力下,多位青年教师成了硕士、博士生导师。1993年3月,青年教师孙立军、顾明被学校分别破格晋升为教授、研究员。在深化教学、科研改革的同时,学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1992年初,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学校组织力量对1991年下半年提出的“校内管理改革方案框架”进行了修订。10月,出台《同济大学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决定在人事、分配、行政、住房、退(离)休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革。11月起试行。主要内容有: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严格做好定编、定岗、定职、定责的工作,完善聘任和考核制度,调整和优化教师队伍;逐步实行全员聘任制;重奖有突出贡献者;核定单位工资总额,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自筹平衡;在工资总额包干和执行国家工资制度的前提下,实行“国家工资+学校浮动工资+工作津贴”的分配制度;调整住房分配政策,把竞争机制引入住房分配。1993年2月,公布《同济大学工资总额包干实施方案》,在确定各单位定额定编的基础上,实行工资总额动态包干。1993年6月,学校开始向教学、科研骨干和部分党政干部发津贴,每月100—1000元人民币,以调动教学、科研骨干和党政领导的积极性。1992年12月,根据《同济大学实行聘任制的实施细则》,对全校中层干部实行了聘任。1995年进行了定编。1994年下半年,国家教委将同济确定为民主推举校长的首批试点高校。12月,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民主推举校级领导人及后备干部工作。成立由各方面代表参加的推举校长联席会议。通过提名、筛选、考察、民主测评及联席会议充分讨论和两轮无记名投票,一致同意吴启迪作为校长第一人选上报国家教委。1995年1月2日,国家教委任命吴启迪(清华大学毕业,留学瑞士,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副校长)为同济大学校长。民主推举校长的成功和年轻女校长的当选,在全国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成为新闻热点,提高了同济的知名度。进入“211工程”,筹集大量办学经费是关键。除依靠国家投资外,同济大学全力靠自己的力量筹集资金,主要是:搞科研,搞开发(校产),加强对外合作。学校制定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在校外自寻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让各单位自己“挣”,告别了“等、靠、要”的老观念,使同济在“八五”期间的科研经费居全国高校前列,科技经费增长率居全国高校第一。1994年科研经费名列全国高校第6位。1996年学校科技经费达1.26亿元,居上海高校之首。其中,自己“挣”来的占近2/3。此外,学校想方设法利用社会力量筹集资金。1992年,香港广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氏影业公司董事长邵逸夫捐助500万元港币建同济大学“逸夫楼”。1996年5月,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签约,共建4个工程研究中心,上汽总公司投资850万元人民币。同时,学校还从国外多渠道获得资助,至1994年底,已获得外援1.06亿元人民币,其中教学科研设备6694万元,图书资料885万元,基建及奖学金3021万元。1994年4月,学校设立由贝聿铭发起,由美国百人委员会捐资的“陈从周建筑教育奖励基金”。为支持教学、科研事业,学校以科技实力为依托,进一步放开科技开发政策,加快发展校办产业。1992年,学校成立12个独资或合资科技企业。1993年4月,学校为把校办产业做大,将11个效益好的公司和设计院合并,成立“上海同济科技实业总公司”。同年9月28日,“上海同济科技实业总公司”改制为“上海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7800万元。当时,“同济科技”是全国高校中第三家上市公司。校办产业的收入不断增长,1992年利润1288万元,是1991年的2.6倍,1995年又增长为3405万元。1995年1月,学校提出“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的办校方针。研究生工作迅速发展。1996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同济大学正式成立研究生院。1996年在校研究生2140人,比1991年增长2.28倍,远高于教育部其他直属院校的同期增长率。其中,在校博士生539人,比1991年增长3.69倍;硕士生1601人,比1991年增长2.05倍。1996年同济研究生数在教育部直属院校排名由第18位升到第13位。遵照中央和上海市委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和具体部署,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自1992年开始,学校连续4年(2届)被评为“上海市高教系统文明单位”。1995年,学校通过了国家教委精神文明建设检查,获“文明校园”称号,为学校进行“211工程”建设创造了必备条件。1995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专程到来校视察。对同济进“211工程”表示肯定和支持,鼓励同济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1995年11月14—16日,国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了对同济大学申请进入“211工程”进行部门预审。专家组对同济大学的“211工程”整体建设规划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评议,一致建议通过同济大学进入“211”工程的部门预审。1996年6月,同济大学在校生已达1万多人,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8个,硕士专业68个,博士专业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全校教职工47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00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30多人;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点。同济的发展,赢得了国家和上海的重视和重点扶持。1995年10月10日,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政府发出了《关于共同建设同济大学的意见》,决定“实行共建后,同济大学建制上仍为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同时实行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教委为主的体制”。20世纪90年代,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并校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至1996年已有90多所高校合并。经过充分酝酿,1995年下半年,上海市政府提出将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同济大学。这一设想得到国家教委和国家建材局的赞同和支持,成为国家教委、国家建材局和上海市政府的共同决策。当时,这三所学校有着三种不同的隶属关系。同济大学隶属于国家教委;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隶属于国家建材局;上海城市建设学院隶属于上海市。将部委学校与地方学校合并,是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全国是第一家。1996年3月28日,国家建材局和上海市教委共同签署《关于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转由上海市管理,并入同济大学有关问题的协议》。1996年7月18日,国家教委向上海市政府发出《关于同意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并入同济大学的通知》。1996年7月20日,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政府签署《关于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同济大学的备忘录》,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和上海市副市长龚学平在备忘录上签字。《备忘录》指出,经国家教委与上海市政府共同协商研究,“同意通过以国家教委与上海市共建的方式,将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同济大学”。1996年7月26日,并校正式启动,国家教委与上海市政府在同济大学召开“深化上海高教体制改革暨上海城建学院、建材学院并入同济大学座谈会”。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上海市副市长龚学平、国家建材局副局长雷前治及同济、城建、建材三校党政领导、部分学科带头人出席座谈会。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司长徐敦潢代表国家教委宣读《关于同意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并入同济大学的通知》,《通知》指出:“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并入同济大学后,两校建制撤销。同济大学仍为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学校,实行与上海市共建共管。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分别拨款的投资和管理渠道不变。”两校并入后,同济的土建、道路交通、材料等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学校就此组建了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时,将原三校的商贸类专业合并,建立了商学院。其他各类专业学科则归类合并,各就其位。原两校各系、机关各部处室对口归并。学校将原三校的建筑、规划设计、勘察和地下工程设计、环境工程设计、室内装潢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设计人员集中,成立“同济规划与设计研究总院”;将原三校的多个公司组合筹建“同济企业发展总公司”。学校将原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所在地作为武东路校区,设立武东路校区管理委员会。同济大学的并校改革,受到国务院领导以及国家教委、上海市、国家建材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国教育界具有示范意义的标志性工程,李岚清副总理高度评价这项改革的重要意义,称之为具有示范意义的“同济模式”。通过并校,同济大学的整体实力增强了。原城建、建材两校中有些学科专业水平在国内或上海市处于前列,如无机非金属材料、会计学等;有些学科专业(如无机非金属)已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力和经验。并校后,不仅使同济同类优势学科得到加强,而且由于两校优势学科的具体方向和特色不同,也使学科的结构得到改善,拓宽了专业面。原两校中一些经济类、应用类专业,是原同济的弱项或空白,并校形成了互补。原同济经济类学科近些年发展较快,两校并入后,加进了市场营销、会计学等本科专业,成立了商学院(1998年与经济管理学院合并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其学生总数已跃居本校各学院的第4位,学院成立后新设置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此外,机、电、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力量也因并校得到了加强,使新同济更具综合性。同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和同济企业发展总公司的成立,加速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逐渐形成有特色的拳头产品;并会同已上市的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海市的重要产业力量。教学、科研队伍壮大。原两校有教授、副教授250多人,其中一些教授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并校后,学校教职工增加到近6000人,学生已逾2万,达到同济大学成立90年来的最大规模。1996年7月26日,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宣布:经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国务院“211工程”协调办公室研究,同济大学被列为全国“211工程”首批启动学校。这使同济大学全校上下备受鼓舞。1997年上半年,学校在经过一年多广泛听取意见、讨论、咨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济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了“211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和重点建设的学科建设项目。同济大学“211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力争到20世纪末,使同济大学在教育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总体办学水平居于国内重点高校前列,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家高等教育领域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为到21世纪初叶把同济大学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内容是:① 同济大学的“211工程”建设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结构与岩土工程,桥梁道路与交通工程,建筑材料研制与应用,自动化建筑机械与现代施工技术,海洋地质,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建设经济、法规与项目管理等8个学科建设项目。② 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外语视听中心、图书馆现代化、校园网络建设4个子项目。③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商学院大楼、研究生院大楼、教工住宅与学生宿舍、公共基础设施改造、城市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子项目。“211工程”建设的主要思路是:①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力资源和整体性开发为根本,重点建设与深化改革并举,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② 抓住机遇,确保重点;强化内涵,形成优势;注重实效,突出特色。③ “211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相互推动、不断深化,抓认识的提升和观念的转变,抓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抓出标志性成果,力争实现和突破预期的各项指标和效益。1997年5月,专家组对《同济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通信审核评议,全体成员一致同意通过对《同济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同时,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给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同济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同济大学作为“211工程”项目院校进行建设,并同意同济大学“211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和建设的主要内容;计划建设总投资为13000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3000万元,上海市安排投资5500万元,学校自筹4500万元;另原则同意由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及学校自筹安排资金7000万元。在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同济大学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与发展。学校坚持“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的方针,继续加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1997年,学校两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规定》和《本科教学教师工作条例》。同年学校开始进行第7轮教改,主要内容有,按“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设计课程结构;加大课程建设的投入;规范校内评估制度;设立本科教学基金。随之,学校发出了《关于评选本科优质课程的通知》及《本科优质课程评价方案(试行稿)》,开始评选优质课程。当年评出10门优质课程,1999年又评出11门优质课程。这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建设,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1997年学校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列上海市高校第2位,全国高校第9位。研究生人数进一步增加。1996年招收硕士生643人,博士生216人。比1995年分别增加30%、58%。1998年学校研究生数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上升到第10位。另有外国留学研究生和港澳台研究生80余名,其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1999年国内招生数又大幅度增加,硕士867人,博士278人。1997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1992年以前批准的4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评估揭晓,同济15个博士点全部获准通过,22个硕士点21个合格。1998年2月,研究生院获“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和“1997年上海市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博士点从20个增至39个,涉及14个一级学科,同济优势学科已处于国内的前沿地位;硕士点从66个增至101个。在学科布局上取得较大发展,如在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分布上,非土木建筑类的授权点占2/3。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均有了博士点,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经济学、法学、文学也有了一批硕士点。这表明同济大学在理科、工科中的高新技术领域及相应一些学科有了重要进展。并校后,学校的办学思想实行了战略性的转变。同济大学作为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服务面向,首先是全国,其次是地方。这次并校改革,在国家教委的支持下,确立了立足上海、面向全国、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充分利用上海经济和国家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学校改革与发展步伐的战略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学校从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调整了学科专业和拓展办学形式,扩大了在上海市招生的比例和人数;对科技产业进行集中和重组,加大了全面参与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力度;并通过多种形式与地方有关部门和支柱产业加强合作。从1996年起,根据上海市的要求,学校扩大了在上海市的招生比例,每年保持为50%。为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并校后,学校增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先后成立了建筑管理与房产系、管理科学与信息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经济与金融系;先后建立或扩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外语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学科建设成效显著。1996年,同济大学有固体力学、凝聚态物理、道路工程、汽车设计与制造、工业自动化、材料物理与化学、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运输自动化与控制7个学科点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各学科在“九五”期间各获得60万元建设经费。1998年,学校为加快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211工程”建设,以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确定了8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999年,汪品先院士申报的“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纪录”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汪品先被聘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经费2000万元。项海帆院士被选为国际桥梁与结构学会副主席,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入选该学会的最高领导层。学校桥梁学科的整体水平处于国际前列。1999年,学校深入讨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方向,聘请市教科院的专家作专题调研,并听取社会各界对同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同济大学把自己定位为:建设多功能的研究型大学。在抓好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学校积极拓展多种办学形式。1996年11月,同济成立高等技术学院。1997年9月招生。1998年5月,上海市教委批准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合作成立澳洲高等技术学院(简称中澳学院)。学院着眼培养生产第一线技术、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紧缺人才,1999年,设置12个专业,中澳学院设置5个专业。同年,高等技术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及上海市3所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学院之一。1999年年底,同济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开设33个专业,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达7300人,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每年达3000人次,自学考试每年报考3万人次。办学层次从大专、本科发展到第二专科、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等。办学形式从成人教育发展到继续教育以及职业教育、自学考试、岗位培训、中外联合办学等。同济大学成人教育成为全国成人教育战线的排头兵,1995年成人教育综合指标获全国普通高校第一;1996年上海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评估,被评为唯一的双优学校;1997年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优秀院校;1998年获上海市成人教育先进学校称号;2000年继续教育学院被评为AA级学习型学院。同时,学校吸收国际教育经验,吸引国外教育智力和资源,积极开辟中外合作办学新路。1995年起,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培养工商管理硕士;与法国汉斯商学院合作培养国际企业工商管理和工程管理人才;与英国Reaching大学联合培养物业设施管理在职研究生。1996年11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岚清等批示,同意在同济大学成立中德学院。1998年2月,“中德学院”正式成立。1999年11月,上海市教委批准成立“同济-巴黎工程和管理学院”(后更名为“同济大学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该学院由同济大学和法国高科技大学校集团(由法国最具名望的11所高等学府组成)暨法国国立桥路大学校联合创办。在科研工作方面,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学校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1996年,学校召开科技工作会议,讨论了《同济大学科技奖励办法》、《同济大学关于建立若干学术梯队的决定》、《同济大学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同济大学关于改革科研编制定编和科研编制费分配的试行办法》、《关于加强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定》等5个文件,1996年10月经校务会议批准后公布。同时,学校为解决人员分散、课题过小、成果不大等问题,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科研机构。1997年90周年校庆期间,同济组建以两院院士为带头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为主体的“科学技术研究院”。此后,学校先后批准25个学术梯队进院。学校加大投入力度,给予进院的梯队特殊政策:每年10万元工作、生活补贴,10万元购房额度;除此,还规定,每年评选一二个“成绩突出”梯队,实行重奖;梯队需要调整、补充人员,学校优先选留或引进;学校科技发展基金向研究院成员单位倾斜。研究院扩大到200人。学校以研究院为核心建立学校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体系。学校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还组建了学科交叉的汽车、环境、信息、防灾研究中心;成立了城市发展战略与管理研究院;至1999年底,学校还自建学术机构33个研究所,12个研究中心。这批科研机构在学校科研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学校积极推动教师、科技人员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学校领导带领教师主动与企业联系,采取共建、联办、协作等形式,与主管单位和企业建立紧密合作的新体制,在市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同济90周年校庆时,本市、外地主管单位和企业200多人来校洽谈,达成一批重大项目的合作协议。那几年,大项目增多,其中项目经费50万元以上的项目占全年合同总经费的65%。学校加大与地方经济结合,加强校外横向联合。一是与企业联办科技型企业和研究开发中心。1998年,与上海市地铁总公司联办“上海软土工程研究咨询中心”,承接科研任务和工程任务。1999年6月,与上海公交控股等企业共同投资1亿元组建上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学校投资2500万元(含技术股800万元),为第一大股东。二是与企业及地方政府加强合作,争取多方支持。1997年,与香港瑞安集团签订《关于加强双边合作的协议》,瑞安集团捐助800万元人民币合作建造研究生院大楼(“瑞安楼”);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三菱公司设立100万元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优秀师生和科学研究。1998年,与虹口区政府签定科技合作协议;与上海新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定联合建造商学院大楼协议,新万通公司投资800万元;与香港嘉华集团签订《关于赞助设立建材人才培训计划》协议,嘉华集团赞助同济大学70万元;当年,还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争得上海麦斯特建材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设立“麦斯特奖学金”。几年里,学校还与上海市有关委办局、区、县及企业签订了一系列加强双方合作的协议,就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绿色建筑材料开发、旧城区改造、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合作,并加大了在上海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决策和咨询方面的服务,推进了产学研一体化。同时继续保持和发展与中央有关部委的联系与合作,包括与建设部、交通部、国家建材局、国家环保局等的多种形式合作与“共建”,继续担当高校“国家队”的重任。学校以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为依托,发挥院士、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承担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学校积极推动我国参加大洋钻探国际合作。1996年汪品先院士提出大洋钻探建议书。1999年,汪品先被聘为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在中国南海实施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184航次,1999年4月圆满完成钻探任务。此项目被教育部评为199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与大洋钻探有关的研究课题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同年,项海帆院士和哈工大王光远教授共同申报的“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关键科学问题及设计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近1000万元;项海帆为项目负责人之一。该项目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评审后,当年启动。这个重大项目实施,创下三个第一:第一次由同济科学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一次在土木工程领域设立重大项目;上海市高校的科学家第一次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同济桥梁学科的整体水平处于国际前列。学校科研经费逐年增加,1996—1999年,科研经费从1.2亿元增长到2.0084亿元,其间曾连续3年居于上海高校之首。这一阶段是同济科技工作发展最快的时期。并校后,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校根据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对校内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了全面调整,进一步完善了校、院、系三级管理。1998年,学校重新核定了各个学院的编制。1999年调整了上海市岗位职务津贴和校内津贴。1999年上半年,对校部机关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了“理顺机构,清理职能,精简人员,分流转岗”。机构从39个压缩到23个,人员从631人压缩到362人。 “九五”期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精神文明建设”评估,并被评为1995—1996年度、1997—1998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1998年6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党组授予学校“1993—1998年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称号。后勤工作迈了大步。1993年,学校被确定为上海市出售公有住房试点单位之一。从此,学校根据“住房分配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责的原则”,加大了房改力度,先后实施了出售已租住房,给教职工全产权,住房商品化、货币化等实质性的步骤,大大改善了教职工的住房条件。“九五”期间,学校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1999年1月,同济作为后勤社会化改革上海首批试点高校,经上海市教委批准,总务处转制为后勤集团。后勤集团为企业性质,不具有管理职能。由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学校获得国家计委实施教师“安居工程”的专项资金,成为京外获得此项资金的首家委属高校。自此,学校大力开展了“安居乐教”工程。1998年,学校利用国家教委所拨专款改建了武东路校区“筒子楼”(建筑面积为6300平方米);2000年初,建成三门路住宅小区,该小区由国家计委拨款8900万元、上海市计委拨款1000万元、学校自筹30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70394平方米。同济的“安居乐教”工程自始至终得到中央和上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教育部长陈至立、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市长徐匡迪等领导多次来校视察“筒子楼”改建工地和“安居乐教”工地。同济的“安居乐教”工程和“筒子楼”改造的实施,基本改变了教师住房困难的局面,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1992—1999年,学校加快教职工宿舍建设步伐,建成教职工宿舍16万多平方米。同期,学校建设了一批学生公寓,大大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学校还建成了逸夫楼、风工程馆、商学院楼和研究生院楼等主要建筑。1998年学校完成各类基建投资1.6亿元,创下同济基建历史上的新记录。师资队伍实力大大增强。同济汇集了一大批精英。1992年1月,孙钧、汪品先、马在田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国豪是5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从1994年起,李国豪、项海帆、戴复东先后晋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期间,学校从校外调进了科学院院士姚熹和工程院院士李同保、郭重庆。1992年,汪品先、吴科如、沈荣芳、孙钧、高廷耀、朱照宏6名专家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97年,汪品先、石来德、吴科如、吴启迪、郑时龄、项海帆、许志鸿7名专家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99年,吴启迪当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1996年和1998年,顾明、吕西林、乌建中、孙立军、王珏、李杰先后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9年,孙立军、孙利民、李杰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还有一批教职工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科技功臣”、“建设功臣”、“科技精英”、“科技明星”称号。校长吴启迪先后获“全国十大女杰”称号和“德国大十字勋章”。1999年底,学校有院士9人,正高职称458人,副高职称836人。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学校在保持对德合作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展全方位对外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力度。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斯洛伐克、越南、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奥地利、新西兰、荷兰、苏丹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国家首脑、部长、总领事、大学校长、学术团体负责人、科学家、企业家等人士纷纷来访,签订大批合作协议。据统计,1992年至1999年底,学校共接待外宾2000余批;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69个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先后与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国桥路大学结为“姐妹学校”;学校主办或联合主办国际学术会议40次;聘请外籍长期专家210名,短期专家1432名;授予外籍和港澳台人士“顾问教授”、“兼职教授”、“名誉教授” 116人。1993年11月,德国总理科尔再度来访。1996年11月,德国总统罗曼·赫尔佐克来访。期间,学校领导出访了德国、泰国、也门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许多高等院校,签订一批教育与科技合作协议。学校加强了国内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先后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河北、安徽、黑龙江、山西、海南、内蒙古、上海等省、市、自治区政府及其一些所属市(区)、县建立了合作关系,签定了合作协议。1999年7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郝建秀和社会发展司副司长李守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魏润伯等来校考察、检查“211工程”建设情况和投资效果。郝建秀认为,同济大学的“211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开局很好。1999年底,学校设有42个本科专业、33个系的11个学院及研究生院、函授与继续教育学院、高等技术学院、中德学院和职教学院;有63个硕士点,32个博士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6个研究所,16个独立研究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专业实验室,3个教育部开放的实验室,18个跨学科综合研究中心。至此,同济大学拥有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哲学九大门类学科,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济、管理、文、法各具特色,在建筑、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学科等领域形成明显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并初具综合性大学的格局。2000年初,同济大学开始了第二轮高校体制改革。教育部、铁道部和上海市政府决定,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成新的同济大学。2000年4月27日,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大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上海市市长徐匡迪、铁道部副部长蔡庆华到会讲话,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主持会议。陈至立部长宣读了组建新同济的决定,并宣读了任命程天权(复旦大学毕业,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为党委书记,吴启迪为校长,陆吴宝、杨东援、虞丽娟为党委副书记,吴世明、朱广杰、周箴、倪亚明、李国强、陈小龙、陈成澍为副校长的任职通知。上海铁道大学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为上海铁道医学院和上海铁道学院(均成立于1958年),由铁道部和上海市双重领导。合并时,上海铁道大学有6个一级学院、3个二级学院、11个系和1所附属卫生学校;在工、医、管、经、理、文等学科领域有:1个博士点、30个硕士点、24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2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工3214人,其中,正高职称109人,副高职称419人。全校各类层次的学历教育学生总数为10267人,其中,全日制教育学生数为7718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数为2549人。有3所附属医院,其中,两所为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共设病床1457张。学校有2个校区,占地403522平方米(605.28亩),校舍建筑面积(不含附属医院)26.73万平方米;总资产39485.71万元。合并后,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更名为同济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更名为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铁道大学运输管理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的一部分与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合并成立交通运输学院;上海铁道大交通运输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同济大学相关学院合并。相关学院的系所进行了重组,有的增设了新的系所。如经济与管理学院增设公共管理系;机械工程学院增设机车车辆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重组新设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和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学院增设铁道建筑工程系;学校还单独成立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由此,同济大学增加了医学学科和3所附属医院,使同济大学在向综合性大学的道路上前进了重要的一步,并使中断近50年的医学学科和附属医院得以恢复。经过两轮并校,同济办学规模居全国高校前10位。2000年8月,同济大学招收新生7447人,其中本科生5739人、专科生1708人。此时,在校本、专科生总人数达24208人。当年,招收研究生2288人。两次并校后,同济大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济大学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是,当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办学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老化;新兴、引领学科有限;并校后教师队伍比较庞大,高学历教师比例偏小;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还有一定差距。 2000年下半年,学校开展了教育思想和发展战略大讨论,在1995年制定的《同济大学“211工程”整体建设规划》和《同济大学重点学科及学科建设规划》基础上,探索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路。2001年2月,学校召开中层干部和学校领导班子新学期务虚工作会议,围绕“办学总体目标和思路”、“关于学科建设及学科布局调整”等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就学校发展的基本思想和举措形成一致意见。会议把学校定位为:办成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一流现代大学。关于学科建设,会议确定,重点建设优势学科,并以新技术拓展优势学科;同时,根据当前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要优先发展引领、交叉和综合的新兴学科,大力扶植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