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同济大学广播台(1952-1966)》首发式举行

发布者:校史馆发布时间:2018-05-23浏览次数:1408

2018521日上午,作为对建校111周年的献礼,作为2016年《致青春——同济大学学生文工团(1952-1970)》的姊妹篇,《致青春——同济大学广播台(1952-1966)》首发式在同济大学“校友之家”二楼会议室如期举行。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波和图书馆党委书记、档案馆馆长慎金花为新书首发揭幕。同济大学出版社社长华春荣、团委书记陈城、档案馆副馆长周玮、同济广播台宋宇星,同济大学文工团和工农预科老校友及部分青年学生代表应邀和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广播台老校友一起出席首发式。上海社科院及上海部分兄弟院校档案校史领域的专家学者闻讯后也兴致勃勃地赶到了首发式现场。

《致青春——同济大学广播台(1952-1966)》共计75篇文章(含序言、附录,不含后记),174张照片。华春荣、陈城、周玮先后发言,对《致青春——同济大学广播台(1952-1966)》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祝贺,并祝老校友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仪式上,广播台老校友们还表演了小节目,为首发式助兴。作为执行编委之一、1967届校友冯桂烜代表编委会作了题为“好事多磨终成事佳期难得自有期”发言,全面回顾了自2016年以来的《致青春——同济大学广播台(1952-1966)》策划、组稿、修改和编辑过程;作为《致青春——同济大学广播台(1952-1966)》的主要发起人、1964届校友、曾任同济大学广播台台长的陈绍庆,1957届校友、同济广播站第二任站长、民盟中央原常委、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徐吉浣代表广播台老校友也先后发言,代表老校友们向母校111岁生日表示衷心祝贺,对母校档案(校史)馆重视档案收集保管和利用,重视校史研究,对母校领导关心、支持学校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在向部分老校友、青年学生代表赠书后,江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致青春——同济大学广播台(1952-1966)》是继2016年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致青春——同济大学学生文工团(1952-1970)》之后,又一部承载同济文化和精神的记忆文集。《致青春——同济大学广播台(1952-1966)》出版的时间恰逢同济大学111周年校庆,这是前辈校友们送给母校的一份厚礼。江波表示,热切希望“《致青春》系列”成为传承同济大学历史文化精神的品牌,有更多的类似的文集不断地奉献给同济人和广大读者。江波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前辈校友们在同济大学求学的年代,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同济大学师生们积极投身建设新中国的时代。前辈校友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最直接的体现,是同济大学“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传统价值观的生动写照。在讲话的最后,江波还别具匠心地引用文集收录的《同济广播台组诗》中的“用青春热情的声音,每天唤来火红的朝阳”作为结尾,在赢得与会者阵阵掌声的同时,也将首发式推向了高潮。

首发式结束后,部分老校友们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518日开张的“同济书店”。

(作者:章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