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曾与同济大学

发布者:王毓灵发布时间:2013-10-31浏览次数:840

■周黎萍、章华明

(本文发表于20131030日《同济报》第375期)


同济工科创办于1912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来,我国的工业系统遍布同济毕业生的身影,八年抗战,同济人为民族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1920年毕业于同济、曾任兵工署长的杨继曾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杨继曾生于1899117日,是北宋“程门立雪”杨时后人。杨继曾是家中次子,其兄杨绍曾,又名杨石先,是我国知名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哥哥杨石先小时候喜欢花草,性格文静,而杨继曾调皮,爱玩棍棒。父亲就根据兄弟俩不同的性情和爱好,有意“让绍曾学农,弟弟好动,长大学工”。

1912年,杨继曾奉父亲之命入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预科学习。1914年,日军攻占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被迫停办,杨继曾转入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继续学业。1916年,杨继曾从预科升入工科学习。同济工科采用德国学制,由德籍教授授课,实习工厂的机械设备均由德国捐赠,居当时国内大学一流水平。在同济,杨继曾打下了很好的专业基础。

杨继曾在同济就读时,跟学校一起经历了“生死存亡”的变故。1917年,中德断交,上海法租界当局借口同济是德国产业,为防止德人利用学校机械制造武器为由,驱逐同济师生。经过学校全体师生、华人校董的多方努力,以及“朝野人士”的鼎力相助,学校得以继续开办,迁至吴淞继续上课。此次事件,大大激发了杨继曾的爱国热忱。191954日,为呼应北京学潮,上海高校召成立了上海学生联合会,同济的代表就是杨继曾。为了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同济学生会创办了《自觉周报》,由杨继曾等人负责编辑,《自觉周报》提出“为什么要爱国?”等课题,组织了热烈的讨论,深受校内外同学和群众的欢迎。

杨继曾不仅是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也是热衷研究的学术积极分子。《自觉周报》后改版为以学术讨论为主的《自觉月刊》,杨继曾仍是主笔,发表了《电机车与汽机车的比较》、《材料考验》等文章,介绍科技知识,主张“实业救国”。此外,杨继曾还加入了 “工科同志会”,此会最初由同济工科毕业生组成,后来范围进一步扩大,吸收工程领域相关人员入会,是行业内交流学问、联络感情的平台。

1920年杨继曾以机械科第一名、平均86分的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他通过公费留学考试,至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留学。杨继曾得到了达姆施塔特工大乐斯乐教授(Dr Rössler)的器重,后转入柏林工业大学,师从国际工具机权威斯雷辛格教授(Prof.Dr.G.Schlesinger)。留学德国期间,他在《同济杂志》上发表在德国参观工厂、考察实习的游记文章,向国内的同学、师友传达最新的科学信息。

1926年,杨继曾通过柏林工业大学的学位考试,获“机械工程师”头衔,并于同年回到祖国。杨继曾回国后,先在东三省兵工厂服务,任该厂炮弹厂厂长兼厂办兵工学校教育长,后由同济阮尚介校长推荐被聘为兵工署研究委员会兼任委员。后历任上海兵工厂工程师、兵工研究委员会专任委员、汉阳兵工厂副厂长、上海兵工厂副厂长、兵工署行政司司长、兵工署技术司司长等职,主管兵工署及其所属各兵工厂的械弹制造、生产管理、技术改造等工作,并各兵工厂的清理整顿以及兵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筹拟、建立及其实施,作了极大的贡献。

19377月“卢沟桥事变”后,经济部与兵工署合并成立“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由杨继曾带队,将上海钢铁厂、汉阳铁厂、大冶铁厂、萍乡煤厂及六河沟铁厂等进行合并西迁。杨继曾为开辟、建立抗战大后方重工业基地,做出了很大贡献。抗战期间,他几乎跑遍了大西南每片土地,寻找与输送抗战资源。为了建造隐蔽性好、不让敌机发现的水电站,杨继曾和专家们物色到贵州省桐梓县的一个大天坑下的溶洞,至今该电站蓄水池的石壁上还保留着杨继曾题写的“兵工策源”四个大字。

抗战胜利后,杨继曾被国民政府军政部派往芷江,参加接受日军投降。19465月,杨继曾升任兵工署署长,负责组织实施兵工厂的调整归并和员工遣散工作。19491127日由重庆赴台湾。杨继曾到台湾后,由兵工系统转入财经系统,1951年出任台湾糖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成为一名企业家,后出任“经济部长”、“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代表”、“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

1987年,在母校同济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近90岁高龄的杨继曾饱含深情,写下了《谨以一生经历与体认,祝母校八十寿庆》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前后在校五年余,为时虽短,历经闭校复校之苦。但一生事业之根基实在于此,无可讳言也”,可见母校的教育对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