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萍、章华明
(本文刊载于《同济人》2014年期9第3期(总第37期))
原文链接:http://www.tongjiren.org/mag/view/103203.html
百年同济,学生活动精彩纷呈,校园文化独具特色,同济学子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传承着专业特长和文体技能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创造了同济特色的校园文化传统。1950至1970年,学生文艺社团活动百花齐放,谱写了一曲新时期校园文化的青春组歌。
1950年至1958为新中国成立后学生文艺社团活动的第一个活跃期。1950年学校成立了同济大学文艺工作团,共有师生团员200多人,分话剧、京剧、乐器、美术、舞蹈、歌咏、文艺七个组。除了班级、师生等小型联欢晚会外,每逢元旦、校庆、国庆等节日,都会举行盛大的文艺晚会,活跃校园文化。每逢周末会在“一·二九”礼堂旁的室内体育馆举行的交谊舞会更是风靡一时。受国内外形势影响,1950年代末,因下令禁跳交谊舞,改跳集体舞,国庆十周年全上海推广的四支集体舞中的“红旗飘飘”和“大扫除舞”均由同济学生文工团舞蹈队创作,由工民建学生候民权作曲,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1959年至1966年是学生文艺社团活动的第二个活跃期,也是此阶段文艺社团活动的鼎盛期。1959年,在学校党委支持下,话剧、舞蹈、合唱、民乐、弦乐、管乐等文艺社团被整合为同济大学学生文工团,叶祖攸、曾雪华、李文均、王浩清先后担任团长。相应地,各系也建立了文工团。同济学生充分发挥专业和文艺特长相结合的优势,将文艺创作与苏州河治理的学术实践结合起来。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但随着上海工业的发展,1950年代苏州河水开始发黑泛臭,1958年底,给排水专业学生参加了苏州河治理前期调研工作,深入苏州河沿岸工厂调查排污情况。在课堂上,胡家骏教授介绍了英国泰晤士河治理变清的经验,激发了同学们要使苏州河变清的美好愿望,他们据此创作了小歌剧《苏州河水清有日》。合唱队根据给排水1961届同学张相荪的作词,由袁志刚、董回声谱曲,创作了《苏州河大合唱》,后还曾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深受欢迎。
1967年至1970年是学生文艺社团的第三个活跃时期。1966年文革开始后,学生文工团被迫解散,1967年秋,成立校总部文艺小分队,各系陆续成立文艺小分队,总部文艺小分队负责人为吕美安、陈晓丽,乐队负责人为王浩清。文艺小分队除了在校园内为师生演出外,常应邀去上海市各单位参加庆祝大联合,还下工厂、到农村、去部队演出,为学校赢得良好声誉。其中大型歌舞朗诵合唱“红太阳照亮安源”,于1968年12月26至29日在学校大礼堂公演四天,是同济历史上参演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舞台演出,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一时间,同济大礼堂代替文化广场,成为全上海各单位开会看演出的首选地。
时光荏苒,岁月如沙,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文工团员,后来都成了各行各业的精英和栋梁之才,比如曾任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陈铁迪;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钱易;著名歌唱表演艺术家、享有“中国夜莺”、“中国新民歌之母”美誉的朱逢博;著名导演、曾被评为“中国电视剧十佳女导演”的潘霞、歌剧演员李安娜;曾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的顾云昌、曾任上海市规划局局长的夏丽卿;学校的老领导顾国维、方如华等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印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1950至1970年,同济学子以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以极富激情和创造力的才艺活跃课余文化,创作演出了许多富于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在上海高校中独树一帜,树立了鲜明的同济特色。希望年轻的同济学子能够继承老一辈同济人“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为母校,为祖国,谱写更绚烂的青春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