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建筑艺术人生——访我国建筑学知名教授薛光弼

发布者:校史馆发布时间:2017-05-26浏览次数:860

林松

薛光弼简介:薛光弼是最早在国内介绍中国境外装修并出版著作的第一人,国家首批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会长、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建筑室内设计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入选《当代中国建筑师》、《一代名家》等,他主持设计和创作的建筑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评选中获奖,先后出版多部著作,《美国当代环境艺术》等在1994年第10届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图书评选中获一等奖,其建筑设计作品多次在国内评选中获奖。

立志建筑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在步入社会之前,通常都会面临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你要将以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在这个社会当中谋求生存。通常来说,很多人现在所从事的职业与最初的理想并无关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如果能将自己的爱好、兴趣与自己的职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薛光弼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人。

薛光弼从小就喜欢画画,受其父亲的影响,他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建筑师。1960年,他第一志愿报考了在国内建筑学方面最棒的同济大学并如愿以偿。

他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在李德华、罗小未等著名教授的精心教导和培育下,经过6年的潜心学习,他羽毛渐丰,学成毕业。同时,薛光弼就担任一些社会工作,这样他有更多接触到老师,受到老师指导帮助的机会。最令他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有机会为母校主持设计并建成毛主席巨型塑像,这座塑像耸立在母校距今已经整整50周年,那时候他刚满26岁。19677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46周年的日子里,全校举行了隆重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巨型塑像落成典礼,在上海市各界代表和师生员工6000多人出席的大会上,他代表学校毛主席塑像工程指挥部发表激情洋溢的讲话,金色的太阳在东方升起,毛主席就在我身旁这段开场白,至今他依然记忆犹新。

薛光弼记得,当时学校的校园比较陈旧,校门进来之后就是一条不到16米的狭窄斜路,一直通向图书馆的东侧,走道两旁搭盖着十分简易的广告棚,而且十分破旧。当时正处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决定建造毛泽东塑像,改变校园南北楼的环境和图书馆前面的道路广场环境,整个工程由全校各个不同专业的师生员工自己设计、自己施工。

当时薛光弼虽然已经毕业,但由于文革的原因还滞留在学校。学校让他担任毛主席巨型塑像工程总指挥,组织全校建筑、结构、水、电、道路等专业的部分师生员工进行设计和建造,塑像在理化馆内进行创作。毛主席的巨型塑像要求高7.1米,基座3米高外贴大理石,总高度10.1米,这些数字寓意着毛主席缔造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等。塑像采用空心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青年教师齐子春和塑像组的艺术家们动脑筋、想办法,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结构处理方面,做结构设计的学生采取了许多措施,既减轻塑像的总重量,又安全可靠,同时还解决抗震问题。用钢架和木架搭构骨架,然后钉木条架子,用泥巴塑造毛主席像,再做石膏阴模,持阴模放在现场搞钢筋混凝土,空心结构,脱模后表面再加工后成为石头质地的主席形象。当时在做泥塑接近完成时,突然有一天,整个架子塌下来,十几天劳动成果,一下子变成一堆混杂着骨架和泥土的泥堆。当时大家都惊呆了,参加的师生员工个个都很痛心。但是大家没有灰心,薛光弼干脆把被子搬到理化试验馆来,白天、晚上都守在工地上。

要把塑像的重达千斤的手挥起来,这在结构上同时要考虑悬挑和抗震,还要美观、线条流畅等等。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难的技术,没有先例,也没有资料可参考。而同济人克服了这些困难,自己研究计算,终于建造了毛泽东挥手向前进的雄伟、生动的塑像。

  

报效国家

后来,薛光弼被分配到了福建省建筑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由于他在同济大学曾成功设计建造了巨型毛主席塑像,福建省有关领导获悉这一情况后委派他出任福州市五一广场毛主席巨型塑像设计建造工作。这座毛主席巨型塑像采用汉白玉为主要材料加钢筋混凝土建造。高度10.1米。

这项工作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建筑设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一项只允许成功的政治任务。薛光弼和建造组的人员一起,密切配合,精心设计,精心建造,按时出色地完成了建造毛主席巨型塑像的任务。这座塑像屹立在福州五一广场即将50周年,已经成为福州市中心标志性建筑物和风景点。

改革开放以后,福建省建筑设计院与在香港英国费高思设计事务所(KTPHILOX)建立合作关系。1979年,薛光弼作为福建省建筑设计院的高级建筑师和骨干被第一批选派到香港,在英国费高思设计事务所工作半年。这时候,正好处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国内设计行业驶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中国大陆与香港当时在室内设计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国内室内设计还十分薄弱,有很多空白点。在罗小未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薛光弼着重收集有关室内装修方面的资料。19841月,他的第一套著作《香港建筑室内设计》和《当代室内设计300例》出版了,这套著作也成为我国国内最早介绍境外室内设计的书籍。

1988-1990年,薛光弼作为访问学者由国家公派自费赴日本、美国进行建筑艺术和建筑设计的考察和学习。他的足迹遍及美国的34座城市。由于没有经费,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劳动打工赚钱来解决访问学者的经费问题,送外卖,洗盘子,这些通常在影视、电视剧中出现的镜头,对于当时生活在美国的薛光弼却是经常要做的事情。他用打工赚来的钱,再去学习考察和收集建筑艺术的资料。虽然艰辛,但薛光弼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他热爱建筑艺术。

回国后,他编撰出版了《美国当代室内设计》、《美国当代建筑造型》、《美国当代环境艺术》等三本丛书。1994-2004年,他受聘福州大学担任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并创办了天怡建筑设计公司。在工作中,他敏锐地意识到,当时中国建筑设计界最大的缺失,一是教育,二是修养。他认为,建筑设计本质上来说是反映一个建筑师的修养、胸怀、合作精神。因此,他通过海峡两岸建筑室内设计交流中心这样的平台,领导组织了5届海峡两岸室内设计等一系列大赛,并4次率团到台湾进行建筑艺术考察,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设计界培养优秀人才,使国内建筑设计的水平与世界、港台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台湾建筑之父黄南渊亲自接待了薛光弼率领的海峡两岸室内设计代表团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作为老一辈建筑设计师,年过七旬的薛光弼依然热衷于去世界各地进行艺术考察,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把握建筑艺术行业的世界发展方向。他多次去美国、欧洲、中东等地进行建筑艺术考察并屡有收获。

情系母校

岁月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时间过得多久,在心中,会时时记着的是母校、是师长、是同窗。薛光弼大学毕业离开同济以后,经常与母校的老师同学保持联系,时刻不忘回报母校。

薛光弼老先生现居住在福建省福州市风景如画的西湖之畔,这里静谧清幽,暗香疏影。走进他的客厅,这里中简风格的室内设计,充分彰显出一个老建筑师的风范。2017126日除夕,他将一本珍存了50余年的同济大学四平路毛主席巨型塑像全套建筑原始资料和照片捐赠给母校,并希望他的成长经历和人生经验能对后学有所启迪和帮助,话语中无不流徜着对母校和师长、同窗、学生的深情关切、热爱、思念和期待。

他毕业50年以来,心念母校发展,前后三次向母校赠书献礼。

第一次是在2007年校庆100周年,薛光弼通过福建省同济校友会向学校捐赠《美国当代环境艺术》、《香港建筑室内设计》《献给母校同济大学校庆100周年纪念》等6本书。第二次是在20151月,薛光弼向母校赠送了21本书籍,其中12本书赠送给校图书馆,9本书送给学院图书馆。第三次是在20162月,为迎接同济大学校庆110周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庆65周年,薛光弼向学校赠送了50年前由他负责建造的《上海同济大学毛主席巨型塑像》工程照相册的复制件。

薛光弼向母校的三次赠书,不仅表达了他热爱母校,愿将自己的成果献给母校的游子情怀,更重要的是进一步诠释了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建筑设计事业的坚定信念。

正所谓:走遍千山万水,抒尽画意诗情,茶煮春花秋月,笑看云淡风清。

幸福的人,会把甜蜜写在脸上,即使没有笑容,也像清晨那一抹晞旭,让人能预见那即将出现的灿烂光辉。

本文发表于《同济人》2017年第2

原文链接:http://www.tongjiren.org/mag/view/103985.html